正文 第2章 遠古神話(1)(1 / 3)

◎盤古開天辟地

在遙遠的太古時代,宇宙好像一顆碩大無比的雞蛋,裏麵漆黑一片,沒有東南西北,也沒有前後左右。就在這樣的世界中,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

盤古在“雞蛋”中沉睡了一萬八千多年,終於蘇醒過來。當他睜開朦朧的睡眼時,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雞蛋”緊緊包裹著身子,他感到渾身燥熱不堪,呼吸非常困難。天哪!這該死的地方!

盤古不能想像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隨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鋒利的斧頭,使出渾身氣力,大吼一聲,奮力揮舞開來。

“嘩啦啦啦——”一陣巨響過後,“雞蛋”中一股清新的氣體散發開來,飄飄揚揚升到高處,變成天空;另外一些渾濁的東西緩緩下沉,變成大地。從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變而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隻覺得神清氣爽。

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但盤古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擔心天地會重新合在一起,於是叉開雙腳,穩穩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頭顱,頂住天空,然後施展法術,身體在一天之內變化九次。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經過一萬八千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

盤古仍不罷休,繼續施展法術,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天終於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這時,盤古已耗盡全身力氣,他緩緩睜開雙眼,滿懷深情地望了望自己親手開辟的天地。

啊!太偉大了,自己竟然創造出這樣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此,天地間的萬物再也不會生活在黑暗中了。

盤古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慢慢地躺在地上,閉上沉重的眼皮,與世長辭了。

偉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遺體並沒有消失: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皎潔的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千萬縷頭發變成顆顆星星,點綴美麗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軀卻變成三山五嶽,給大地以雄壯;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大地、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裏沃野,供萬物生存;骨骼變成樹木花草,供人們欣賞;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供人們使用;精髓變成明亮的珍珠,供人們收藏;汗水變成雨露,滋潤禾苗;呼出的空氣變成輕風和白去,彙成美麗的人間風光……

盤古生前完成開天辟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燭龍聖神造福宇宙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以後,宇宙便有了江河湖海,日月星辰。世界充實、複雜了,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太陽、月亮仿佛一對頑皮的孩子,想什麼時候出來就什麼時候出來,玩得高興時會三天三夜不睡覺,不高興了就門都不出,躲在一邊睡懶覺。整個世界混亂極了,毫無規則和秩序。春夏秋冬不分,晝夜無別。這個時候,宇宙間又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神。他居住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以北的章尾山上,名字叫燭龍。燭龍聖神長得非常奇特,頭上是人的麵孔,身子卻是一條長長的大蛇,也就是人麵蛇身。他的兩隻眼睛像橄欖一樣倒立著,十分明亮,隻要一睜開,宇宙間就被照得如同白日一般;眼睛一閉,夜幕便籠罩了大地。他就這樣睜閉開合,無休止地為人類工作著。他呼一口氣,夏天便來臨了;吹一口氣,大地便冰雪覆蓋,一年四季便在這有節奏、有規律的一呼一吸中循環往複,運轉不停。

燭龍聖神從不吃喝,也不知他的力量從何而來,就這樣不知疲倦,永無休息。有時他看到地上的人們遭災,便流下同情的淚水,這淚水一落到人間,就變成了雨水,滋潤著宇宙萬物的生長。

燭龍聖神不僅為宇宙萬物造福,還常常口銜蠟燭,燭光照在天門中,照亮了天地,永不休止地為宇宙萬物作著無私的奉獻。

◎鯤鵬之變

鯤鵬之變是指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一種名字叫做“鯤”的魚化做“鵬”的故事。

莊子在《逍遙遊》中,以開篇首句之重,記錄了這個華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溟一南溟者,天池也”。

白話譯作:“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幾千裏長。它變作一隻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也不知道究竟有幾千裏長;它展開翅膀,鼓足氣力,奮起而飛時,它的翅膀像遮蓋天空的雲朵。這隻鳥,當海動風起時就飛往南海。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