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神奇傳說(2)(3 / 3)

這個消息後來傳到了天宮,貪心的王母娘娘為了得到這顆寶珠,就派了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龍和金鳳發覺明珠不見了,到處尋找。後來得知在王母娘娘手中,於是就趕去天宮向王母索取,王母不肯,死護住明珠不放,玉龍和金鳳則上前去搶,於是你爭我奪,你拉我扯,明珠由天宮階沿滾落到人間。為不讓明珠跌碎,玉龍和金鳳也緊隨著明珠往下飛。這顆明珠一落地,立刻變成晶瑩碧綠的西湖。玉龍和金鳳舍不得離開自己辛勤琢磨成的明珠,就變成兩座山來守護它。這兩座山,一座是雄偉的玉龍山(今名玉皇山),一座是青翠的金鳳山(今名鳳凰山)。

從此,它們永遠守護在西湖之濱,杭州人民至今還在傳誦著“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的歌謠。

◎月下老人的傳說

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裏。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閑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裏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邊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道:“那你袋子裏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係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或是仇人、或距離很遠,我隻要用這些紅繩係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再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麵走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裏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的玩笑,便叫跟在身邊的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她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小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再要去找那老人算賬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以找到滿意的對象,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隻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嶽父說:“為什麼她的眉間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姆陳氏抱著她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隻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地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他想:難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地追問說:“那保姆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異,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件事後,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因此夫婦兩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

不久這件事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

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係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龜蛇二山的傳說

武漢長江大橋橫臥龜山和蛇山之間,極其雄偉、壯觀,作為大橋南北基址的龜山蛇山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呢。

很久以前,東海龍王手下的龜、蛇二將不和,他們互相瞧不起,都誇自己的本事大,經常吵架。有一天,他們倆又吵得不可開交,龜將拿著寶劍,蛇將挺起長矛,打殺起來,攪得龍宮裏波浪翻騰,連老龍王的寶座都晃蕩起來,還誤傷了一些魚蝦水族。老龍王大怒,降下旨來,派了二太子將他倆捆綁起來,到凡間的長江邊上,一個鎮在漢陽岸邊,一個鎮在武昌岸邊,讓他倆在這裏思過。從此,它們就變作龜蛇二山,隔江對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