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爺氣憤地說:“我們人窮誌不窮。馬蘭,快走!”
螞蝗精厲聲道:“有我在,還想溜?”說著就向馬蘭撲去。就在這緊要關頭,那隻白鵝猛地出現在螞蝗精麵前,對馬蘭說:“快,騎到我背上來!”白鵝張翅一飛,飛到了伏波潭上空。白鵝道:“快把珠子丟到伏波潭去。”
噗通一聲,馬蘭真的把珠子丟到了伏波潭。原先,水晶宮裏因為沒有了夜明珠,一團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珠子掉下來後,霎時間,整個水底世界如同白晝。烏龜丞相興奮地猛叫一聲:“夜明珠!”,連忙接住寶珠,向龍王請賞去了。
再說螞蝗精和花蛇精兩個妖精,見馬蘭把寶珠丟進伏波潭,便恨惱羞成怒,現出原形。花蛇精把爺爺纏住,說要絞死他,螞蝗精也嚎叫要吸幹他的血。這時,白鵝馱著馬蘭回來了,白鵝從容地說:“你把爺爺放了,要寶,我身上就有。”說完現出原型,原來是一隻美麗的丹頂仙鶴。丹頂仙鶴的頭頂上,有一塊晶瑩透亮的紅寶石,兩個妖精見了,爭著去搶。丹頂仙鶴和馬蘭一起和妖精作戰,最後,因體力不支,丹頂仙鶴還原成白鵝,倒在沙灘上掙紮,馬蘭也倒在地上,氣息奄奄。老爺爺趕來,抱起馬蘭和白鵝,淚如泉湧。白鵝臨死前,淒涼地說:“老爺爺,我和馬蘭姑娘死後,把我們埋在沙洲上,日後漲再大的水,我也會把洲子浮起來,不讓大水淹住馬蘭姑娘的墳塋,就算是我報答妹妹和人間的一片真情......”
老爺爺抱著孫女和白鵝失聲痛哭,他遵照白鵝的遺言,把小孫女和白鵝一同葬在洲上。植上翠竹,以表白鵝義深情重有氣節;栽下馬蘭草,以表思念孫女之情。人們紀念馬蘭姑娘,就把沙洲叫做馬蘭洲,後來以訛傳訛,化成了馬洲;又因漓江無論漲多大的水,果然淹不上馬洲,因此又稱浮鵝洲。
後來伏波山腰的那個洞就叫還珠洞。
◎神象叛主
象鼻山座落在漓江邊、桃花江出的口處,象鼻正好伸進漓江之中,酷似一隻酣飲江水的神象。象鼻山舉世聞名,而離它不遠的雉山卻鮮為人知。說起來,有一段令人感歎的神話故事。
有一天,一大一小兩個怪物來到桂林,小的騎著大的,小的自稱“雉鳳大仙”,大的名叫“象”。桂林的百姓從來沒見過這兩個怪東西,都跑出來看熱鬧。雉妖冷笑一聲,輕輕拍拍象頭,大象伸出長鼻卷起一個老頭,甩到遠處的漓江裏,人們頓時感到大禍臨頭,紛紛關門閉戶。
雉妖哈哈大笑說:“從此以後,我就是桂林的大王,誰敢不服從,我就叫大象吃掉他”。接著他又叫大象拔樹、毀田、翻江,好端端的一個桂林城,被兩個妖精弄得一塌糊塗。
這情景使牧馬老人變成的老人山也慌了神,趕忙跑去叫來嫦娥。
嫦娥怒道:“你是何方來的妖孽,敢來橫行霸道?”雉妖道:“今天不給你一點顏色看看,你不知我的利害。”說完變出三十六隻手,握了十八般兵器,向嫦娥襲來。嫦娥與雉妖鬥了幾個回合,雉妖自知不敵,鑽進地裏逃跑了。
雉妖找到大象,見大象正在漓江裏洗澡,氣得大罵:“我險些沒命了,你不助戰,反在這裏玩樂,氣殺我也!”說著抽出皮鞭,打得大象皮開肉綻。這時嫦娥追來,雉妖化作一道金光逃之夭夭。嫦娥找來靈芝讓大象吃了,大象的傷體才複了元。
大象十分感激嫦娥的救命之恩,想到自己以前跟著雉妖做了許多壞事,決定痛改前非,於是便留在桂林,要用事實來洗刷自己的罪過。它春天耕田,夏天抗旱,秋收運穀,終於贏得了人們的信任和喜愛。
雉妖第二年又來到桂林,見大象居然幫老百姓幹活,便破口大罵:“真是個沒出息的,跟著我有吃有喝多威風,卻在這裏當奴才!跟我走!”這時的大象已經不比從前了,死活不肯走。人們聞訊趕來,把雉妖團團圍住,罵道:“惡魔,滾!滾得遠遠的,我們不願看見你!”
雉妖火冒三丈,抽出皮鞭就打,打得老百姓一個個頭破血流。大象發怒了,拋出長鼻,把雉妖卷起一甩,甩到了廣東的一個茅廁裏。
雉妖萬萬沒想到大象會打主人,決定要出這口惡氣。他再次返回桂林後,適逢桂林大旱,百姓們正在抗旱,大象正把長鼻伸進水月潭裏,吸起水來,噴向莊稼。雉妖趁機偷偷拔出利劍,駕上雲頭,來到大象頭頂,他猛地向象背一刺,長劍穿過大象的肚子,一直刺到地下去了。大象被牢牢地釘在原地,動彈一得。嫦娥見到此情景,拿起照妖鏡一照,但見金光一道從天而降,雉妖被砸死在大象的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