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腳來到村中那座家大四合院的東門,正待敲門,恰好一個穿戴時髦的少婦,一手牽一個兒童,一手挎著一隻花籃開門出來,欲到野外采摘山花。大仙馬上乞求說:“好嫂子,行行好吧,我已兩天沒吃飯了,給點剩飯吃吧,我快餓死了。”“哼,老骨頭,你敗我采花雅興,早就該死了。我沒剩飯,你滾開!”少婦說。“那……那給碗粥湯也行啊!求求你了。”大仙苦苦地哀求著。“粥湯也輪不到你吃,快滾遠些!”少婦邊說邊牽著兒童退回門內,“叭”地一聲,狠狠關上了大門。大仙心想:像這樣吝嗇的少婦,怕也是極個別的……。想著想著又轉到大四合院的西門,他見大門緊閉,走上台階,輕輕地拍拍門說:“可憐可憐我吧……”“吱”的一聲,門開了,是一位約三十多歲的男人,大仙忙說:“這位大哥,行行善吧,給點東西吃吃,我太餓了。”那男人聽了冷冰冰的說:“你餓死與我何幹?快走吧!”“那,給碗水喝吧,我真的又餓又渴,求求你了。”男人指指屋邊的垃圾溝,狠狠地說:“那溝裏有水,去喝吧!”說著,一掌把大仙推下台階,摔在地上,門關上了。大仙站起身來,又走到正南大門前,隻見朱門黛瓦,雕梁畫棟,好不氣派。大仙眼睛一亮,看見門前大石獅旁邊有一塊西瓜皮,急忙撿起,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突然院子中狗吠聲聲,紅漆大門開了,出來一個穿著錦繡花衣、一臉橫肉地矮胖子,見是一個要飯的在啃西瓜皮,嚷道:“喂,老不死的,你敢偷本老爺的西瓜吃,該當何罪?”“老爺啊,我不是偷你西瓜啊,我是在撿西瓜皮啃啊。求你讓我吃吧!”“什麼,給你吃?這要問問我的狗肯不肯呢!”說著,解下了栓狗的繩子,喊一聲“上”,狗仗人勢,一下子撲到大仙身上,狂叫亂咬起來。大仙被咬得鮮血直流,大喊救命。村中百姓聞聲出來,見是那個無惡不作的大財主正在整人,誰也不敢前去施救。“臭乞丐”被狗咬得傷痕累累,血流滿地,最後佝僂成一團,再也不動了。那胖子喊來幾個家丁,說:“我的狗也咬夠了,抬到山上喂狼吧!”大仙的心傷透了,他想:“這戶人如此驕橫無德,如果真出來個皇帝,百姓還能過上好日子麼?”越想越氣,越氣越恨,抽出靈魂仙身,駕起祥雲來到龍頸之處,隨手一揮變出一根扁擔,高高舉起,憤恨地向龍頸砍去。“轟隆隆……!”一聲巨響,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龍頸處金光閃閃,霎時間龍頭被截斷了,龍血染紅了好溪。村裏的人都驚呆了,抬頭看見雲端站著的是已被咬死的“乞丐”,知道得罪了神仙,大夥急忙跪下,求大仙寬恕。大仙說:“你們都起來吧!要記住,做人可要有德行,不要像這位大財主那樣欺弱淩貧,要多行善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啊!”說著,仙帚一揮,駕起五彩祥雲,徐徐離去。後來,那戶大財主家中很快敗落下去,行乞外地。大仙不僅留下了截脈嶺這處怡人的風景,而且深深地教化了人們濟貧行善的美德。於是,仙都百姓自古就有行善積德的好風尚。仙都少出了一個皇帝,卻多了一縷仙氣。
◎龍井茶的傳說
浙江杭州的西湖,三麵環山,一碧如玉。西湖的西南方,有座龍井村,村的四周,峰巒秀美,雲霧繚繞,是著名的龍井產茶區。
龍井茶不凡的品質,曆來受到茶人的讚美。明代高濂說:“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兩山之茶,以龍井為佳。”龍井茶、虎跑泉是聞名的杭州兩絕。“從來佳茗似佳人”,宋代茶人蘇東坡也為龍井茶留下了千古名句。傳說,有一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龍井村附近的獅子峰下胡公廟休息。廟裏的和尚獻上當地的名茶。乾隆精於茶道,一見那茶,不由叫絕,隻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他品嚐了一口,隻覺得兩頰生香,有說不出的受用。於是,乾隆召見和尚,問道:“此茶何名?產於何地?”和尚回答說:“啟稟皇上,這是小廟所產的龍井茶。”乾隆一時興發,走出廟門,隻見胡公廟前碧綠如染,十八棵茶樹嫩芽初發,青翠欲滴,周圍群山起伏,宛若獅形。此時乾隆龍心大悅:茶名龍井,山名獅峰,都似乎預兆著他彪炳千秋的功業,況且十八又是個大吉大利的數字,而那茶有實在賞心悅目,甘醇爽口,於是乾隆當場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為“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