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便大踏步闖進房裏來,許仙要攔也攔不住。法海和尚朝白娘子頭上吹口氣,金鳳冠就變成金缽。金缽射出萬道金光,把白娘子團團罩住。許仙撲過去要跟法海和尚拚命,隻聽白娘子在金光裏麵喊她:
“官人珍重,官人珍重!你要好好撫養孩子呀!”
許仙是個凡夫俗子,他奈何法海和尚不得;隻好從床上抱起伢兒,給白娘子看上一眼。
白娘子淚痕滿麵,她的身體在金光下麵已漸漸縮小,漸漸縮小……最後,變成了條白蛇,被法海和尚收進金缽裏去了。
法海和尚收了白蛇,在南屏淨慈寺前的雷峰頂上造了一座雷峰塔,砌進金缽,把白蛇鎮壓在塔下,自己便在淨慈寺裏住下來看守。
小青在深山裏練功夫,也不知練了多少年,看看自己的本事練得差不多了,就趕回杭州來,尋法海和尚報仇。
這時候,法海和尚還在看守著雷峰塔。小青尋到淨慈寺,就跟他在南屏山下大戰起來。他們打了三日三夜,小青越戰越猛,法海和尚隻累得“呼哧呼哧”直喘氣。兩人從淨慈寺前打到雷峰塔下,小青把劍一揮,隻聽“轟隆隆”一聲巨響,雷峰塔倒坍了,白娘子從塔裏跳出來,和小青一道圍打法海和尚。法海和尚本來就已支撐不住,如今再添了個白娘子,哪裏還敵得過?隻好且戰且退,想找個機會逃走。他慌忙,退到西湖邊,沒防一腳踏了空,“撲嗵!”跌進西湖裏去了。
白娘子見法海和尚掉在西湖裏,便從頭上拔下一股金釵,迎風一晃,變成一麵小小的令旗。小青接過令旗,舉過頭頂倒搖三搖,西湖裏的水便一下子幹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東躲西藏,找不著一個穩當的地方。最後,他看見螃蟹的肚臍下有一絲縫隙,便一頭鑽了進去。螃蟹把肚臍一縮,法海和尚就被關在裏麵了。
法海和尚被關在螃蟹肚子裏,從此再也出不來啦。原先,螃蟹是直著走路的,自從肚子裏鑽進了那橫行霸道的法海和尚,就再也直走不得,隻好橫著爬行了。直到今天,我們吃螃蟹的時候,揭開它的背殼,還能在裏麵找到這個躲著的禿頭和尚哩!
◎龍女拜觀音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
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那裏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嗬!”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總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裏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朦朧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鼇魚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裏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裏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癡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
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斜,正潑在龍女頭上。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
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衝塌燈會,於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光燦燦的大魚,一下子愣住了。“這是什麼魚呀?怎麼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魚邊說:“不管它是什麼魚,扛到街上去賣,準能賺筆外快!”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後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打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說:“你快到漁鎮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裏放生。”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觀音菩薩笑著說:“你從香爐裏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著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這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讚歎的、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紛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麼一條大魚。有個白胡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於是向肉鋪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