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明末傳奇》更多支持!
鄭富貴準備出門去了,這一次是準備到山西和陝西一帶去販賣絲綢。
南方的絲綢價格不是很高,一匹絲綢價值二兩銀子,可是販賣到北方去,可以賣到四兩銀子,這是暴利。
但是販賣絲綢的風險是很高的,且不說一路上遭遇到的算計和盯梢,甚至是明搶,就說這聯係商賈店鋪的事情,都不簡單,若是沒有固定的店鋪和商賈願意接手,你帶著絲綢到山西和陝西一帶,就好比是端著金元寶的小孩子,會招來各方的眼紅,人家搶你的絲綢算是簡單的,厲害的直接將你殺掉,結局就是人財兩空。
此外還有官府的盤查,一樣是難以應對的,官府若是黑心了,你喊冤的地方都沒有,直接將你關押進入大牢,絲綢沒收,家裏還要花銀子贖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盡管販賣絲綢是非常賺錢的事情,可真正能夠做的人是很少的。
鄭富貴走南闖北多年,積累了不少的關係,加上他監生的身份,做起事來方便很多,不過這販賣絲綢是惹人注目的事情,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要不是這一次為了鄭勳睿的事情,家裏開銷的銀子太多,他也不打算冒險販賣絲綢。
馬上就是春節了,北方的絲綢需要量會大量增加,也許價格會上漲一些的,不過這次出門,又是幾個月的時間,春節都不會在家裏了。
鄭富貴就是準備和鄭勳睿說說,然後到浙江去收購絲綢,販賣到北方去。
看見鄭勳睿認真讀書,鄭富貴非常高興,進屋之後,鼓勵了一番,不過他很快轉到了正題上麵,說自己這次出門,準備販賣一部分的絲綢到山西和陝西,絲綢的利潤很高,若是成功了,那麼明年就可以好好在家裏歇息一段時間了。
做生意這件事情,盡管不是鄭勳睿的特長,但他的某些認識,超過如今這個朝代的任何一個商賈,要說政治經濟學可不是開玩笑的,前世的鄭勳睿,也經曆過那個全民都去做生意發財的年代,也曾經專門研究過如何的做生意發財。
鄭富貴出去做生意賺錢養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鄭勳睿不存在反對,男人就是需要養家糊口的,明朝的很多讀書人死讀書,農活不幹,也不知道掙錢,一輩子窮困潦倒,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他可不願意老爸也是這樣。
不過聽到說鄭富貴準備到山西和陝西去做生意的時候,鄭勳睿的臉色變化了。
他記得非常清楚,崇禎元年十一月,明末的農民大起義正式爆發,陝西的王嘉胤、王佐、高迎祥、王大梁、王二等人,掀開了推翻大明王朝的農民起義的序幕。
按照時間上麵推算,此時陝西的農民起義已經爆發了。
明朝末年的氣候是非常特殊的,處於小冰川的時期,自然災害頻繁,被視為命根子的農業生產上麵,遭受的災荒不計其數,包括旱災和蝗災,還有鼠疫等等,其中旱災尤為頻繁,官府不能夠很好的安撫百姓,也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銀子救濟,這讓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的浪潮席卷全國。
遼東的後金也發展壯大起來,頻頻在遼東和北方發動進攻,闖入關內劫掠錢財人口,讓老百姓的損失更加的慘重,也讓大明王朝的根基動搖。
這一切,對於僅僅十四歲,尚無任何資曆的鄭勳睿來說,不是特別重要,可若是鄭富貴準備到陝西和山西去販賣絲綢,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鄭富貴遭遇不測,這個家難以維持,自己也就要挑起家裏的所有重擔了。
為了吃飯拚命的奔波勞累,還有什麼時間去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更是奢望了。
想到這些,鄭勳睿的額頭上冒出冷汗。
鄭富貴剛剛說完,他就開口了。
“父親說到商賈之事,孩兒本不應該多嘴,隻是孩兒有一些看法,忍不住想說出來。”
鄭富貴的臉色沉下來,他一萬個不情願,鄭勳睿千萬不要想著做商賈,那家裏今後就沒有任何的希望了。
“清揚,這不是你應該操心的事情。”
“父親不要著急,孩兒無心商賈之事,隻是在秦淮河的時候,聽聞一位商賈說到了商貿之事,後來打聽,才知道此人是北方最大的商賈之一。”
鄭富貴的臉色稍微緩和一些,大商賈到秦淮河去,非常正常,若是沒有去過秦淮河,也不配被成為大商賈,鄭勳睿能夠聽到一些議論,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