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到了甘薯收獲的季節了。
隻有三十畝的甘薯,沒有鄭福貴的重視,但是鄭勳睿卻高度重視,親自參加了收獲。
鄭福貴不重視也是有道理的,玉蜀黍已經讓他賺取了六千多兩銀子,對於他這個層次的商賈來說,沒有什麼生意能夠賺到這麼多的銀子,至於說剩下的三十畝甘薯,就算是沒有收獲,也無所謂了,其實這個時候,鄭福貴是有些後悔的,甘薯的投入大很多,一畝地需要五斛甘薯種子,這相當於北方糧食的畝產一半了,這麼大的投入,一般的農戶是吃不消的,就算是那些士紳富戶,怕也是不會選擇的。
鄭勳睿的高度重視,讓鄭福貴感覺到奇怪,縣學雖說已經放假,但縣試月底就要進行,鄭勳睿這個時候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家裏好好的學習,爭取在縣試的時候,取得最好的成績,小兒子鄭凱華也到縣學去讀書了,按照規矩,兩年之後也是要參加縣試的,要是家裏的兩個兒子,縣試都能夠通過,那家族在穀裏鎮的地位就完全不同了。
一大早,鄭勳睿就來到了田頭,不僅僅是親自指揮佃戶挖出來甘薯,還親自做出了示範。
三十畝甘薯不算多,也是集中到一起的,三百餘人在田地裏收獲,每畝田勞作的達到了十人,應該說收獲的速度是很快的。
測量畝產的所有工具,都放在田坎邊的空地上。
因為玉蜀黍的成功,這次的收割,也引起了絕大部分士紳富戶的注意,他們也是一大早就趕過來了,看著收獲的情形。
一個時辰過去,鄭福貴的眼睛瞪大了,臉色變得蒼白。
一畝田的甘薯全部挖出來了,堆成了一座小山。
測量的工作隨機展開。
第一畝天的甘薯產量,很快出來,十八石。
鄭福貴有些眩暈,這究竟是什麼東西,能吃嗎,產量為什麼這樣高。
周遭短暫的安靜之下,議論的聲音馬上出現了。
一個佃戶架上大鍋,點火燒水,鄭勳睿在大火的前麵,刨開一個大坑,放進去了一些甘薯。
大鍋裏麵放進去了很多的甘薯,隨著火勢的旺盛,水很快被燒開。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不一會,濃鬱的香味飄出來了,所有人都吸著這股香味,他們從來沒有聞到過這樣的香味,難道說香味是甘薯發出來的。
一刻鍾之後,鄭勳睿吩咐佃戶,可以滅掉火了。
大鍋蓋被揭開的時候,更加濃鬱的香味傳出來了。
鄭勳睿從鍋裏麵拿出來一個甘薯,不停的用嘴吹,這個時候的甘薯,是最燙的,必須要注意,否則燙嘴了劃不來。
所有人都看著鄭勳睿的動作,包括鄭福貴,大家都沒有說話。
鄭勳睿慢悠悠的剝去甘薯外麵的皮,小口的吃著甘薯。
周遭瞬間轟動了,這東西吃起來這麼簡單嗎,就是在清水之中煮好,就可以吃了。
鄭勳睿示意家人都從鍋裏拿出甘薯,像自己這樣吃。
尖叫聲是玉環首先發出來的。
“少爺,這甘薯真好吃啊,好甜啊。。。”
吃的最快的還是鄭錦宏,鄭凱華也不甘示弱,鄭勳睿勸他們不要著急,這東西很容易吃飽,最多四個甘薯,就完全能夠吃飽了。
說這話的時候,埋在地裏的甘薯也被刨出來,更加濃鬱的香味傳來了,這一次鄭錦宏和鄭凱華等人不會客氣了,馬上去拿了烤熟的甘薯。
鄭錦宏剝開第一個烤好的甘薯,趕忙遞給了鄭勳睿。
鄭凱華吃下一口之後,忍不住驚呼了。
“好吃,真的好吃,比煮熟的甘薯更好吃啊。”
鄭福貴變得有些機械和眩暈了,十八石的產量,這意味著什麼,他非常清楚,盡管說投入的是五鬥的種子,可收獲的是十八石的甘薯啊,這甘薯的味道,絲毫不亞於玉蜀黍,甚至說比玉蜀黍還要好吃,能夠填飽肚子,這不就是糧食嗎。
諸多的士紳富戶,帶著複雜的神情,走上來了,他們經過了鄭福貴的邀請之後,從鍋裏拿出來甘薯品嚐,又軟又甜的甘薯,很快讓他們的臉色變化了。
這東西真的好吃。
諸多的士紳富戶吃過鍋裏的甘薯之後,再次品嚐了烤熟的甘薯,那股清新的香味,讓他們著迷,烤熟的甘薯,味道更好。
第二鍋和第三鍋的甘薯開始煮了,這是給諸多收割甘薯的佃戶準備的。
諸多的佃戶,已經挖的差不多了,看著正在煮的甘薯,他們禁不住流下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