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拉攏(1 / 2)

崇禎六年八月,聖旨到了延安府,楊廷樞出任詹事府少詹事,中書舍人文震亨出任延安府知府。

這兩個任命和調整,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地方知府盡管是四品的官階,可是調整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最好的出路就是進入布政使司,成為從三品的左右參議,可是能夠有這樣出路的人太少了,若是進入到京城去,有可能成為六部的郎中,保持四品的官階,做五品的官,這也算是不錯了,但是楊廷樞的調整不一樣了,不僅僅是回到了京城,而且成為了正四品的少詹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眾人隻能夠理解,楊廷樞本來就是殿試探花,到延安府來出任知府,隻不過是鍍金的。

文震亨出任延安府知府,也讓大家想不明白,文震亨雖然是京官,資曆也是很不錯的,接近五十歲的年紀了,可是畢竟不是進士出身,能夠出任地方知府,明顯是受到重用了,當然眾人也知道文震亨與鄭勳睿之間的關係,對於這樣的任命,倒是能夠理解的。

聖旨宣布之後,楊廷樞和文震亨之間做了簡單的交接,翌日就離開延安府,趕赴京城去了,他表現的很是平靜,也沒有到延綏鎮去,這到讓不少人好奇了,其實外人不知道,楊廷樞和鄭勳睿之間,早就有默契了,楊廷樞早就知道此次的調整,肯定不會表現出來驚奇。

文震亨上任之後,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熟悉了延安府的情況,他已經是四十九歲的年紀,若不是有這次的機會,也許就在中書舍人的位置上麵致仕了,能夠出任延安府知府,也是出乎他預料的,但是憑著感覺,他知道此事肯定與鄭勳睿有關係。

文震孟盡管是內閣輔臣,但不可能提出如此的奏折,畢竟是需要避嫌的,唯一能夠提出推薦的,就是內閣次輔徐光啟了,徐光啟是鄭勳睿的恩師。

文震亨一把年紀,經曆了太多的事情,簡單的分析之後,就知道了其中的奧妙,應該說楊廷樞要調整了,鄭勳睿是知道的,肯定向恩師提出了繼任延安府知府的人選,徐光啟推薦人選,剛剛上任的溫體仁,是絕不會反對的,而且不過是知府的人選,並非是什麼關鍵的位置,溫體仁不會在意的。

來到延安府之前,文震亨專門去拜見了大哥文震孟,文震孟出任內閣輔臣之後,事情多起來了,拜訪的人不少,文震亨很少去麻煩,不過這次出任延安府知府,和鄭勳睿在一起共事了,需要掌握一些情況。

文震亨和文震孟兩人談了大半夜,這一夜文震亨就在大哥的府邸裏麵歇息。

八月下旬文震亨專門來到了延綏鎮,拜見鄭勳睿。

盡管說兩人都是四品的官階,可是意義不一樣,鄭勳睿是以左僉都禦史的身份,兼任延綏巡撫,這就是代表朝廷管轄延安府、慶陽府和榆林邊鎮了,身為延安府知府的文震亨,是標準的下級,必須要服從巡撫衙門的安排。

這一次的拜訪,看上去是禮節性的拜訪,其實遠遠不是,文震亨早就做好了準備。

來到巡撫衙門,文震亨和鄭勳睿兩人進入廂房,鄭勳睿吩咐官吏,任何人都不要打擾他,若是有人來辦事,改日再來。

“清揚,我出任延安府知府,得益於你的推薦,事情我都知曉了,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治理好延安府,不會給你添亂的。”

“三太爺出任延安府知府,的確是我的意思,延安府經曆了太多的波折,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動蕩了,若是派遣來的人,什麼都不知道,總想著做出一些什麼事情來,可能會適得其反,我不願意看見這等的情況,故而舉薦了三太爺。”

“不說這件事情了,到延安府來之前,我和大哥商議了很多事情,朝廷的變動是很大的,周大人辭官歸裏,應該說在朝廷之中引發了不少的震動,徐大人的身體也愈發的不好了,聽說已經臥床不能夠動了,內閣輔臣,基本都是偏向於溫大人的,大哥這等不依靠任何一邊的,幾乎是沒有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文震亨的神色有些嚴峻。

鄭勳睿笑笑開口了。

“三太爺是為太爺擔心吧,若是恩師出現了什麼意外,太爺在內閣之中倍感孤獨,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很有可能遭受溫大人的排擠,故而如今不知道如何的選擇。”

“清揚,你怎麼能夠想到這樣的事情,我還真的沒有看出來啊。”

文震亨盯著鄭勳睿,看了好一會的時間,本以為鄭勳睿來到了陝西,基本不會關心朝廷裏麵的事情了,再說延綏各地的情況,如此的複雜,需要耗費大量的心神,不可能顧及到其他的事情,可是鄭勳睿居然開口就說出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