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讓你選擇(1 / 2)

(感謝等待停泊的風、滄浪之水66、乖乖.點點、xtnn、zccharles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123996、天下縱橫有我、37033的打賞,謝謝了。)

黃道周當日就離開淮安,至於說到什麼地方去了,鄭勳睿沒有關心,黃道周離開淮安之後,徐佛家也回到秦淮河去了。

不過黃道周透露出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山陰幫幫主徐吉匡居然是黃道周的學生,看樣子這個徐吉匡學識應該是不錯的,得到了黃道周的讚賞,盡管身陷漕幫之中,玷汙了讀書人的聲譽,還是沒有被黃道周拋棄,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出麵求情。

這裏麵隱含著兩層意思,一是身為淮安府的生員,而且是稟生,徐吉匡的學識和能力的確是不錯的,要不然也不可能統領京杭大運河最大的漕幫山陰幫,二是徐吉匡本就是東林黨人,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故而受到了黃道周和錢謙益等人的關注。

鄭勳睿不得不考慮,東林黨人是不是和漕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甚至是在背後支持漕幫,要不然徐吉匡憑什麼委身漕幫之中。

鄭勳睿對東林黨人已經徹底失望。

之前他和東林黨人之間,有著多次的較量,可那個時候的考慮,還是維持大局,畢竟東林書院的那副對聯是流傳千古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就從這幅對聯來說,東林黨的根本宗旨還是不錯,隻不過是把關不嚴,被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所利用,成為了士大夫和商賈謀利的工具,可是與黃道周交談之後,鄭勳睿才徹底明白,東林黨人所堅持的理論,根本不成立,說白了就是空談。

現實的情況,給與了鄭勳睿很大的震撼。

追求名譽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誰都想著名垂千古,可是若以不當的手段來謀取,那就是品性的問題了。

從這方麵來說,東林黨人遠遠比不上還願意做實事的浙黨。

不管以溫體仁為代表的浙黨是不是有著扶危定傾的能力,至少人家在維持朝政運轉方麵,或者是做裝裱匠方麵,還是有一定功勞的,反觀東林黨人,都做了一些什麼,除開以大道理壓人,以清譽自居,以沽名釣譽為己任,還能夠做些什麼。

鄭勳睿相信,隨著時局的發展,東林黨人將越來越墮落。

曆史上的有一件事情提醒了鄭勳睿,那就是東林黨人張溥,曾經左右朝政,讓周延儒再次成為了內閣首輔。

從這個方麵來說,東林黨人是利欲熏心的,張溥當時已經不是朝廷官員,卻能夠以東林黨人魁首的身份,左右朝政,決定科舉,這頗似幾百年後某國的政治體製,那就是大商人能夠決定本國的政策,能夠為自身謀福利。

每一種體製,都有其自身存在的道理,難以辨別其優劣,這個辯論,恐怕萬年之後都辨不清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鄭勳睿也不敢說自身的認識就是完全正確的,不過他既然穿越了,那就會按照自身的認識來左右朝政,讓世界朝著他腦海之中的思維去發展。

這才是穿越的真正目的。

領袖做事情是需要決斷的,特別是在重大的決斷方麵,若是想著征求方方麵麵的意見建議,優柔寡斷,那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因為領袖麾下的各色人等,都有其自身的利益,他們不會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看問題,看到的都是為自身謀求最大的好處。

見到徐吉匡的時候,鄭勳睿的心微微有些下沉。

徐吉匡的氣質不一般,看似風輕雲淡,但眼神是堅定的,盡管在大牢裏麵這麼長的時間,可氣質絲毫沒有變化。

見到了鄭勳睿,徐吉匡沒有行禮,昂著頭,臉上帶著冷笑。

鄭勳睿身邊的徐望華很是氣憤,準備開口說話,不過被鄭勳睿阻止了。

“徐吉匡,黃道周老先生的學生,淮安府稟生,院試第七名,每月可領取膳米五鬥,肉食二斤,本官真想不明白,領取膳米的讀書人,放棄前途,甘願為匪,勾結官府,盤剝百姓,這可不是一般讀書人所能夠做出來的事情,況且其先生黃道周,乃是大名鼎鼎之儒學大師,自家的學生淪為漕幫幫主,本應該深惡痛絕,居然願意出麵為之求情,徐吉匡,本官還真的看不透你啊。”

徐吉匡臉上冷笑的表情依舊存在,隻是雙手微微有些顫抖。

鄭勳睿沒有理會徐吉匡,繼續開口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此乃是東林書院創始人顧憲成老先生所做,也是因為如此,東林書院成為讀書人向往的地方,各地讀書人蜂擁而至,以進入東林書院為榮,乃至於誕生了我朝最大之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