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八月,河南開封府,杞縣。
官府征收賦稅已經持續接近一個月時間,惡劣的事件層出不窮,因為征收賦稅過程之中,被當作流寇斬殺以及關進大牢之中的百姓已經超過百餘人,一時間縣衙大牢裏麵人滿為患,杞縣縣令宋楓依舊是高壓政策,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將賦稅征收起來。
縣衙的官吏當然是願意的,特別是那些衙役,好不容易逮住機會了,可以到村鎮去征收賦稅,這火耗可不少,隨便從中間貪墨一些銀子,都足夠生活好幾年了,再說老百姓也不敢反抗,縣衙已經殺掉了十來人,都是因為在征收賦稅過程之中反抗的百姓,理由很簡單,就是勾結流寇,反正這樣的罪名,沒有誰會來複查的。
苦的就是老百姓了,好不容易家裏有了一點糧食,可麵對惡狠狠的官吏,根本就保不住,不僅僅是糧食保不住,家裏值錢的東西都不要想著能夠保住,糧食不夠,官吏就開始抄家,值錢的東西全部都是拿走或者搶走。
官吏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反正縣太爺也壓下任務了,衙役要是不能夠將賦稅征收起來,同樣是要挨板子的,弄得不好一樣被關進大牢裏麵去,再說剛剛秋收,老百姓家裏還是有些糧食的,至於說將這些糧食全部拿走老百姓是不是能夠活下去,他們不會思考。
杞縣的村鎮,已經變成了一個火藥桶,稍微有些火星,就可能點燃的。
如此的情況之下,一名舉人看不過去了,他要到縣衙去直接找到縣令大人,訴說百姓的苦楚,要求官府不能夠繼續強行征收賦稅了。
這個舉人是天啟七年河南鄉試舉人李信。
李信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妻湯氏也是大家閨秀,溫柔賢惠。
李信中舉之後,多次參加會試,可惜都沒有高中,不過其家境還是不錯的,有祖上留下來的幾百畝薄田,家中的存糧也有幾百石,生活是無憂的。
按說征收賦稅這些事情,李信不需要去操心的,安心的讀書,爭取會試高中,這才是主要的任務,不過這個李信,和一般的讀書人還真的有些不一樣,他生性慷慨豪爽,樂善好施,常常周濟窮人,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遇見不平事喜歡出頭,其性格倒像是一個江湖俠士。
李信在杞縣的威信很不錯,雖說年紀不大,但很受老百姓的尊敬,被稱呼為李公子。
不過李信這樣的性格,也有人不喜歡,那就是城內的部分士大夫,以及杞縣縣令宋楓。
宋楓是縣令,理所應當是杞縣最受尊敬的人,可惜來到杞縣近兩年時間了,深居簡出,幾乎沒有多少的威信,實話實說還比不上李信,這肯定讓宋楓不舒服了,至於說縣內的士大夫,他們之間的利益幾乎是一致的,都是要維護自身的利益,有些時候李岩身為士大夫之中的一員,居然幫著老百姓和泥腿子說話,他們當然不高興了。
征收曆年拖欠的農業賦稅,那是朝廷的要求,是皇上下的旨意,宋楓按照上麵的要求執行,不能夠算是錯誤,至於說征收賦稅的過程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衝突,也很正常,宋楓當然不會特別在意,他到杞縣馬上就是三年了,朝廷馬上要派遣人員來考核,這次要是能夠征收到足夠多賦稅,那就是很大的功勞,說不定馬上就可以得到提拔。
如此的情況之下,宋楓要求官吏排出一切困難征收賦稅,也就在情理之中,不明事理的李信,居然來幫著老百姓說情,要求暫緩征收賦稅,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考慮到李信是舉人,有著功名在身,宋楓還是忍住氣,專門在縣衙的大堂見了李信。
也算是李信不聰明,按照道理來說,宋楓應該是在廂房見他的,不管怎麼說,李信都是舉人的身份,這樣的身份在杞縣可沒有幾個人,那是杞縣頂尖的存在,宋楓可不敢完全得罪杞縣的士大夫,遇見李信這樣身份的人求見,那都是要在廂房甚至是書房麵談的。
李信在大堂侃侃而談,說到了百姓的疾苦,說到了官吏的胡作非為等等,這讓宋楓的臉色很不好看,李信雖然說的是縣衙的官吏,其實隱射的就是他這個縣令。
好不容易等到李信說完,宋楓冷冷的回了幾句話,意思說這次征收賦稅,是皇上下的旨意,是朝廷的意思,杞縣不敢違背,若是李信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大可給朝廷寫去奏折,或者是親自到京城去為百姓說話。
宋楓的話語,讓李信的臉色發白,寫奏折的事情,李信暫時沒有資格,雖說按照朝廷的規矩,身為舉人的李信,是可以給朝廷寫去信函的,不過這樣的信函,任何人都不會在意,十有八九被當作廢紙扔到一邊去了,至於說親自到京城去訴說,那更是笑話了,到了京城之後,李信見不到任何的官員,純屬自找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