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溥的目的(1 / 2)

抵達河南開封府城的時候,張溥很是低調,在京城磨礪這麼多年,盡管他內心的傲骨還是存在,但對於那些虛無縹緲的表麵文章,倒是看的很清楚了,這些年在京城和朝廷裏麵,眼見著東林黨人一步步的走向巔峰,作為其中的一員,張溥甚至低調的重要,也正是因為低調,東林黨人才能夠獲取皇上的信任,能夠博得滿朝文武的敬仰。

五省總督熊文燦和監軍高起潛都在開封府城,這讓張溥表現的更加的謙遜。

熊文燦和內閣輔臣楊嗣昌的關係相當好,如今的楊嗣昌,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可謂是皇上最為信任的內閣大臣,而高起潛更是不用說了,司禮監的太監,與秉筆太監王承恩的關係也是不錯的,要說這兩人的能量都不一般,不是他張溥能夠得罪的,也不是朝中的東林黨人願意得罪的人物。

張溥到河南來,當然是承擔了任務的,而且是不一般的任務。

錢士升和侯詢等人已經得到了消息,漕運總督鄭勳睿擅自行動,率領鄭家軍進入到河南,打敗了李自成,收複了洛陽府城,這個功勞卻是記在熊文燦和高起潛等人頭上的,不過錢士升等人隻是聽說,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就算是有證據,恐怕也拿不出手,若是在朝會上麵將這樣的事情說出來,那樣做他們將樹敵太多,不一定有效果不說,還難以承受後果,說不定有人暗地裏活動之後,鄭勳睿還會得到皇上的表彰。

所以張溥明麵上是來巡按河南的局勢,看看流寇究竟是多囂張,暗地裏是來調查鄭勳睿,看看鄭勳睿在河南究竟做了一些什麼事情,能不能找到破綻,隻要找到鄭勳睿的破綻,獨獨攻擊鄭勳睿一個人,相信引發的轟動就不會那麼大了。

錢士升等人之所以處心積慮的想要對付鄭勳睿,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了危險,身在南直隸的鄭勳睿,已經在動搖他們的根本,至少在淮北的四府三州這些地方,東林書院、複社和應社的影響力急劇下降,不少的讀書人已經開始偏向於鄭勳睿,因為鄭勳睿讓淮北開始富裕起來,讓老百姓穩定下來,淮北出現的變化是鐵的事實,不管東林書院如何的宣傳,都無法貶低這些行為,否則就真的會遭遇到唾棄了。

更讓錢士升等人無法忍受的是,鄭勳睿的觸角已經伸向了南京、蘇州和浙江等地,若是讓鄭勳睿掌控了整個的南直隸甚至是浙江等地,那麼東林書院的影響將出現重大的危機,南直隸是東林書院的發源之地,也是源頭所在,絕對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鄭勳睿已經是東林黨人最大的敵人,其威脅力遠遠超過了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因為鄭勳睿讓東林黨人幾乎找不到攻擊的點。

當然張溥這次的調查,存在很大的難度,熊文燦、高起潛的等人,包括吳甡,都是得到了鄭勳睿的好處的,肯定處處都要維護鄭勳睿,所以張溥隻能夠低調。

表麵上謙遜,並不表明張溥會停止做事情,在調查方麵,他是不會客氣的,來到了開封府城之後,就將巡按禦史的招牌打出去了,讓盡量多的人都知道朝廷派人到河南來了。

熊文燦等人也不笨,張溥剛剛抵達開封府城的時候,很是謙遜和低調,讓他們鬆了一口氣,可是張溥接下來的行為,讓他們感覺到不對,按照規矩來說,張溥是巡按禦史,可以代表皇上了解河南方方麵麵的情況,但此次張溥到河南來,所要了解的重點是流寇的情況,至於其他方麵完全可以不管不問。

張溥打出來大張旗鼓的招牌之後,熊文燦、高起潛和吳甡等人的態度馬上發生變化,巡按衙門就在府衙的前院,不過守衛在府衙前麵的軍士,每天都是嚴密戒備,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有人想著給巡按大人說情況,也是有著很大困難的,而且熊文燦等人再也不見張溥,將張溥及其帶來的幾個官吏晾在了府衙。

張溥感覺到了緊張,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更何況熊文燦等人都不簡單,很短的時間之內,張溥就做出了決定,不要留在府衙,走出去看看,這樣的要求別人是無法反對的。

牛金星和宋獻策開始大量了解拓養坤等人的情況,他們也如願了,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掌握了拓養坤等人的全部情況,要知道這些情況,李自成是不會特別保密的,有些時候甚至直接和牛金星等人商議,看看應該給拓養坤等人下達什麼樣的命令。

拓養坤等人率領的一萬大軍,在汝州一帶活動,這裏緊靠著河南府與開封府,可謂是最危險的地方,時時刻刻都有可能遭遇到官軍的圍剿,汝州地方不是很大,義軍活動的範圍也是有限的,如此情況之下,維持下去應該是很艱難的,但李自成好像不是很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