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1 / 2)

翌日,熊文燦和高起潛領兵前往汝州,這一次吳甡也派遣一萬大軍跟隨,一共三萬大軍迅速朝著汝州撲過去,開封府城距離汝州不是太遠,熊文燦和高起潛在仔細詢問牛金星和宋獻策之後,下定了決心,要給流寇一次重創,特別是熊文燦,出任五省總督以來,尚未與流寇有過一次正麵的作戰,可以說渴望勝利的心境已經到了快要爆發的地步。

熊文燦有這樣的心思也是正常的,他是危急時刻就任五省總督的,而且因為多種原因,他所處的環境也很是尷尬,盡管鄭家軍打敗了李自成、奪回了洛陽府城以及河南府大部分的地方,熊文燦也獲得了功勞,但作為一個想著建功立業的五省總督,這樣的榮譽讓人內心難受,所以真真正正的取得一場勝利,就成為了熊文燦最為渴望的事情了。

機會來到了眼前,熊文燦不想錯過。

高起潛就不用說了,也許這一場的大勝,能夠讓他盡早回到京城去。

張溥一直都關注這一切,作為巡按禦史,他到河南來,其實有些憋屈,想要做一番調查,熊文燦、高起潛和吳甡都不是很支持,這讓他無法很好的做事情,搬出來皇上的聖旨,那沒有太大的作用,人家沒有違背聖旨,再說無法很順利的展開調查,就算是到朝廷去說理,人家也會認為他張溥沒有用,缺乏能力。

張溥同樣關注這一次的征伐,若是此次征伐獲得了勝利,那麼他在河南的尷尬處境,會很快改變,有些事情也可以放開手腳做了。

五天之後,好消息傳來,熊文燦、高起潛率領的大軍,在汝州州城一帶獲得了重大的勝利,生擒了拓養坤和劉國能,唯獨張一川逃跑了,大軍剿滅和生擒流寇八千多人,隻有張一川帶著一千多人逃出去,整個的汝州被朝廷大軍收回來。

這個消息迅速在開封府城傳播。

勝利的消息抵達開封府城的時候,張溥的處境迅速得到了改善。

張溥對自身處境的到改善,當然是高興的,不過他更為高興的是,牛金星和宋獻策說的全部都是實話,他能夠從兩人說到的李岩和紅娘子兩人的身上,找到鄭勳睿的弱點,從而展開大規模的攻擊,讓鄭勳睿遭受沉重打擊,無法繼續與東林黨抗衡。

熊文燦和高起潛等人是很講信義的,戰鬥勝利之後,馬上派遣專人,將牛金星和宋獻策送回到開封府城,直接交給了張溥,而且在稟報給朝廷的奏折上麵,兩人也專門說到了此次取得重大勝利的緣由等等,張溥、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的功勞,自然也就寫到奏折裏麵了。

張溥見到了牛金星和宋獻策之後,首先給兩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告訴兩人此次朝廷大軍獲得了重大的勝利,生擒了流寇首領拓養坤和劉國能,奏折到朝廷去了之後,兩人是一定能夠得到嘉獎的,不過如何的獎勵,那就需要他張溥再次寫出奏折了。

牛金星和宋獻策自然是明白的,表示一定聽從張溥的安排,需要做什麼事情,兩人肯定是按照張溥的要求去做,絕不會猶豫。

張溥要求牛金星和張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楚的寫出來李岩和紅娘子兩人在流寇之中做了哪些事情,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兩人很快明白了張溥的意思,絞盡腦汁的寫明李岩在流寇隊伍之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將流寇斬殺前任五省總督的罪責,幾乎都放到了李岩和紅娘子兩人的身上。

接下來,張溥找到了杞縣縣令宋楓,詳細詢問了李岩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的紀錄,包括宋楓寫出的要求削去李岩舉人功名的奏折,為什麼會削去李岩功名的原因,紅娘子造反攻打下來杞縣是因為李岩的緣故,以及紅娘子在杞縣造成了什麼樣的損失等等,這些奏折什麼時候送走的,送到了什麼地方等等,張溥同樣詳細了解情況。

不過幾天的時間,張溥就查到了,有關削去李岩舉人功名的奏折,最先是送到布政使司衙門的,而且李岩也被削去了功名,並且還有相關的文檔證明,不過最終這些東西全部都不見了,布政使司的官吏表示,是巡撫吳甡大人拿走了全部的文書和奏折,當初因為河南的情況比較緊急,上下想到的都是如何應對流寇的進攻,保全開封府城,故而削去李岩舉人功名的奏折,沒有直接送到禮部去,按照道理說,真正削去李岩的功名,需要禮部的敕書,這個東西出來以後,李岩才算是真正被削去舉人功名了,當然很多的時候,巡撫衙門或者布政使司做出了決定之後,禮部也不會有其他意見,地方上奏折到了禮部之後,相關的官員甚至看都不會仔細看,很快就下達敕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