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勳睿的奏折,終於送到了京城。
第一個看到奏折的是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
第一遍看奏折的時候,楊嗣昌感覺到有些眩暈,接下來再看一遍,內心百感交集,不管怎麼說,鄭家軍進入北直隸之後,短短幾天的時間,剿滅了近四萬的後金韃子,生擒後金的安平貝勒杜度和恭順王孔有德,這樣的勝利,足以讓還在延慶州城囂張的多爾袞顫抖。
楊嗣昌也感覺到慚愧,身為兵部尚書,居然不知道後金韃子已經分兵,大部分的後金韃子進入到保定府與河間府劫掠,總以為後金韃子還在圍困延慶州城,以為洪承疇率領的十餘萬大軍拖住了後金韃子。
內閣正在商議如何解決京城危局的事宜,楊嗣昌也是在商議的過程之中,回到兵部看見這份奏折的,因為是鄭勳睿的奏折,所以他馬上就注意到了。
皇上限定了時間,要求內閣想辦法解決京城的危局,先前的爭論很是激烈,主要圍繞是不是調遣山海關的守軍,接到了鄭勳睿的奏折,楊嗣昌認為目前不需要爭論了。
進入文淵閣,楊嗣昌發現眾人的爭論還在繼續,他舉起了手中的奏折。
“兵部剛剛收到的奏折,是鄭勳睿大人的奏折,諸位大人不用爭論了。”
文淵閣裏迅速安靜下來,大家都看著楊嗣昌。
奏折首先遞給了內閣首輔張至發。
張至發看過奏折之後,有些激動,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諸位大人馬上跟著本官到乾清宮。”
張至發說完站起身,朝著外麵走去。
眾人也紛紛起身,跟在後麵,張至發並沒有宣布奏折上的內容,這令眾人有些奇怪,張鳳翼想著詢問楊嗣昌,可看看周圍的眾人,也就沒有開口。
一行人很快來到乾清宮,守候在門口的錦衣衛看見諸位內閣大人急匆匆的朝著乾清宮而來,趕忙進入到宮內稟報皇上。
皇上的確在乾清宮,僅僅是王承恩一個人陪著。
鄭勳睿的奏折很快到了皇上的手裏。
皇上很快看完了奏折,臉上明顯表露出輕鬆的神情,不過並不是特別的高興。
看完奏折,皇上發現了諸多內閣大臣好奇的眼神,他馬上明白了。
“張愛卿,將鄭愛卿的奏折內容給諸位大人說說。”
張至發開始解說奏折的內容,其實也簡單,就是鄭勳睿率領五萬鄭家軍進入北直隸作戰,分別在保定府所屬的高陽縣打敗了後金的恭順王孔有德,剿滅漢軍近一萬人,生擒孔有德,在保定府城打敗了後金的安平貝勒杜度,剿滅後金韃子兩萬餘人,生擒杜度。
張至發說完之後,乾清宮裏麵非常安靜,眾人都被震驚了,有些不敢相信奏折的內容,不過這麼大的事情,鄭勳睿是不可能亂說的,想想熊文燦率領的五萬大軍,被後金韃子打敗,幾乎是全軍覆沒,再來看秦良玉率領的一萬多白杆兵,同樣遭遇後金韃子的伏擊,秦良玉生死不明,白杆兵也是全軍覆沒。
鄭家軍的戰鬥力,可以用妖孽來形容了,不知道這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究竟是不是好事情,當然有了鄭家軍,後金韃子不敢繼續在北直隸囂張了,這一點是肯定的。
鄭勳睿率領鄭家軍進入北直隸,有兵部的敕書,倒也是正常的,不過其並未直接到京城來,而是直接到了保定府,兩次驚心動魄的廝殺之後,才寫來奏折,若是鄭勳睿的奏折早些到京城來,皇上也不至於那麼擔心了。
皇上咳嗽了一下,慢慢開口了。
“張愛卿,你是內閣首輔,此事你看應該如何對待。”
皇上的詢問有些奇怪,不是首先說到如何的賞賜鄭勳睿和鄭家軍,而是詢問下一步該怎麼辦,這看起來不是很合適,要知道鄭家軍猶如神兵天降,完全可以憑著一己之力打敗後金韃子,完全解決京城的危局。
張至發稍微猶豫了一下,其實來到乾清宮的路上,他就在緊張思考了,皇上看過奏折之後會詢問什麼,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都考慮過了。
“皇上,臣以為嘉獎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右都禦史、漕運總督鄭勳睿大人和鄭家軍,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朝廷可派遣禦史,前往核實,一旦核實所有事宜,朝廷的嘉獎隨後抵達,同時皇上可下旨,要求鄭家軍徹底解決延慶州城之危局。”
皇上看了看張至發,不置可否。
“楊愛卿,你是兵部尚書,你看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楊嗣昌稍稍愣了一下,他認為張至發所言是很有道理的,既然鄭勳睿打了大勝仗,那朝廷就應該嘉獎,至少口頭上的嘉獎應該是有的,要求鄭勳睿解決延慶州城的危局,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為什麼皇上還會詢問自己,難道有其他的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