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楊嗣昌說的時間是巳時,不過鄭勳睿還是卯時就趕到了紫禁城,宮裏的太監連夜送來了玉牌,這是鄭勳睿能夠進入紫禁城的憑證,沒有給朝廷寫去奏折,就得到了如此迅速的召見,一般人視為榮耀,鄭勳睿卻不是很在乎。
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鄭勳睿來到了乾清宮外麵等候,此時早朝尚未結束。
不一會,洪承疇也來了。
鄭勳睿看了看洪承疇,點頭示意,盡管兩人都住在官驛,但這樣的事情是不會詢問的,也不會一起到紫禁城來,這是官場上的忌諱,若是兩人事先通氣了,一同來到了紫禁城,那就要引發皇上的懷疑了,畢竟兩人都是手握重兵的朝廷大員。
巳時,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的鄭勳睿,終於看到太監從乾清宮出來了。
按照品階,洪承疇是走在前麵的,鄭勳睿自然知道規矩,落後洪承疇一步之遙,跟在後麵進入到乾清宮。
進去之後,鄭勳睿很快感受到不一般的目光和氛圍,幾乎所有人都看著他,這些人都是大明朝廷頂尖的存在。
鄭勳睿神情自若,與洪承疇兩人拜見了皇上。
相比較來說,年紀大很多的洪承疇,反而顯得有些激動了,畢竟洪承疇能夠見到皇上的時間還是不多的,也許是刻意的壓製情緒,洪承疇的臉色看上去有些發白。
聖旨很快宣布。
戶部尚書、右都禦史、漕運總督鄭勳睿,護衛京城抵禦後金韃子有功,敕封太子太保,鄭家軍賞賜白銀一百萬兩。
洪承疇隻是得到了口頭上的嘉獎,沒有特別的聖旨。
鄭勳睿領旨謝恩,從這一刻開始,他一躍成為大明朝廷從一品的大員,與內閣大臣一樣。
這樣的賞賜,在鄭勳睿的預料之中,其實這裏麵包含了危機,如此巨大的功勞,皇上不知道該如何的賞賜了,所以隻能夠敕封太子太保,讓其成為從一品的大員,朝廷之中從一品的文官,數目不超過十人,至於說武官,數目倒是不少,可武官與文官無法比較,地位迥然不同,就算是正一品的武官,見到了二品的文官,也是要行禮的。
當年正二品的袁崇煥,怒斬正一品的武官毛文龍,皇上沒有任何的責罰,讓武官的地位更加的低下。
一百萬兩白銀,鄭勳睿更是不在乎,這點銀子還不夠補助陣亡的鄭家軍將士。
不過鄭勳睿可不會流露出來任何的情緒,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經夠微妙了。
大明朝廷議事一般都是早朝,但早朝不可能真正的決定很多的事情,一般都是早朝散去之後,內閣大臣集中到乾清宮,與皇上一道具體的商議,所以實際上商議朝廷大事,都是在早朝之後,內閣大臣集中到乾清宮的時候。
多爾袞剛剛領兵撤走,朝廷必須要穩定北直隸的局勢,很多的事情是必須要商議的。
果然,鄭勳睿接了聖旨,退到一邊之後,皇上開始議事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處置投降後金韃子的孔有德與耿仲明等人。
早朝的意見是一邊倒,全部都是喊殺聲,按照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的罪孽,殺頭是最輕的處罰了,簡直可以淩遲處死。
皇上提出此事,內閣首輔張至發首先開口,認為孔有德和耿仲明罪大惡極,被後金封為恭順王和懷順王,罪無可赦,應該淩遲處死。
張至發如此說之後,基本都是同意的聲音。
鄭勳睿眯起了眼睛,他曾經專門給內閣寫去了奏折,提出了對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的處理意見,道理上麵來說,兩人的確都該殺,這樣做可以讓那些投降後金韃子的人看看,下場就是如此,但鄭勳睿認為兩人的情況有些不同,耿仲明曾經協助鄭家軍剿滅了近一萬的後金韃子,而且耿仲明沒有刻意的破壞城池,從這些方麵來說,可以留下耿仲明一條性命,以此來表現朝廷剛柔兼濟的胸懷。
鄭勳睿還專門提及了,可以要求耿仲明以自身為教訓,告誡那些要投降後金韃子的人,或者是已經投降後金韃子的人,不要做傻事,回頭是岸。
為什麼內閣的意見出奇的一致,都是淩遲處死。
鄭勳睿不相信皇上沒有看到他的奏折。
稍稍思索了一下,鄭勳睿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皇上,內閣議事,臣本不該插言,如何處置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早朝有了明確的意見,可臣有些不同的看法,孔有德罪大惡極,理當淩遲處死,當年攻陷登州萊州,令朝廷蒙受巨大的損失,孔有德乃是主犯,罪無可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