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辰時。
鄭勳睿抵達南京兵部,正式上任。
鎮守太監方正化站在最前麵,後麵依次是南京戶部尚書王鐸等人。
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辦公地點在一起,都是緊靠著皇宮,其餘的國子監等部門,距離也不是很遠,當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將南京確立為留都,幾乎保留了所有的部門,可後來朝中大臣提出異議,認為留都不用保留太多的部門,朱棣采納了大臣的建議,裁撤了不少的部門,主要保留了六部、都察院以及國子監等部門。
看見滿臉笑容的方正化等人,鄭勳睿也是抱拳和眾人行禮。
鄭勳睿身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讚機務,上任之後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取眾人的彙報,前任兵部尚書劉宗周早就離開南京,趕赴京城上任去了,沒有辦理移交的事宜,故而從理論上說,鄭勳睿需要通過眾人的稟報知曉南京以及南直隸的情況。
盡管鄭勳睿通過調查署以及徐佛家,已經掌握了南京和南直隸的情況,但聽取眾人的彙報,還是必走的程序,至少通過這個程序,展現自身的威嚴,讓眾人知道新任的兵部尚書已經正式上任了。
進入兵部的官署,鄭勳睿一眼就注意到了站在官房門口的諸多官吏,這些人的臉上雖然帶著謙恭的笑容,給鄭勳睿行禮,但表情有些麻木和無所謂,要知道南京兵部還是稍微忙碌一些的,有不少的事情需要處理,說起來兵部官吏和其他的諸如刑部、禮部等等比較起來,還是要充實一些的,可惜兵部的官吏,表情看上去都不怎麼樣,都很是落寞和隨意,那就更不要說六部和都察院的其他官吏了。
這樣的情況讓鄭勳睿擔憂,其實他內心最為隱秘的計劃,就是利用南京的皇宮以及六部,來搭建自己的班子,逐漸的確定今後需要的方方麵麵的人才,身為南京兵部尚書,在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基礎至上搭建班子,不顯山不露水,短時間之內不會引發朝廷的注意。
而且鄭勳睿的計劃,是從中下層的官吏著手,他所欣賞和信任的官吏,基本安排出任六部的郎中、員外郎等等,這些官職幾乎沒有誰注意,更不會有誰爭取這些職位的。
出任南京兵部尚書的那一刻開始,全麵的博弈已經展開,到了這個時候,還想著客氣,那就是找死了。
兵部尚書的官房在最裏層,自成一個小院落,裏麵包括會客室、書房、臥房以及辦公的地方等等,地方雖然不是很大,但顯得幽靜,若是不知道的人到兵部來,絕不會想到這麼幽靜的地方,居然是兵部尚書所在的地方。
進入會客堂,桌上隱隱的一層薄薄的灰塵,讓鄭勳睿再次皺起了眉頭,連兵部尚書的官房都不能夠打掃幹淨,難以想象兵部的諸多官吏一天到晚忙些什麼。
坐下寒暄了一會之後,戶部尚書王鐸首先開口了。
“鄭大人,下官稟報一下戶部的情形,今歲的賦稅收入為七百二十萬兩白銀,其中實際入庫白銀二百三十萬兩,入庫糧食一百二十萬石,折合白銀三百六十萬兩,勞役折合白銀一百三十萬兩,其支出的情況如下。。。”
南京六部,除開兵部有一定的實權,其次就是戶部了,嚴格說起來,戶部官吏比兵部的官吏還要忙碌,他們不僅僅是負責南直隸府州縣的開銷,包括駐紮在南直隸的軍隊,還會幫助京城的戶部核算相應的支出,很多時候是能夠提出來意見建議的。
京城六部的排名為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但南京六部的排名不一樣,為兵部、戶部、吏部、禮部、刑部和工部,南京的兵部和戶部排名在前麵。
至於說戶部尚書王鐸首先稟報情況,也在情理之中,盡管目前南京最有權勢的是鎮守太監方正化,可這隻是私下裏的實際情況,表麵上的排名,方正化排在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禦史以及守備勳臣的後麵。
鄭勳睿實際關心的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南京龐大的官僚機構,到底有多少官吏,每年需要多少的俸祿,第二件事情就是南直隸各地駐紮的軍隊人數到底有多少。
鄭勳睿很清楚,自己到南京出任兵部尚書,處境很是艱難,皇上肯定有密旨,目的就是孤立他,若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兵部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管錢有戶部,管人有禮部,管讀書人有禮部,管軍隊的有鎮守太監和守備勳臣,他這個兵部尚書可以到一邊涼快去了,而且諸多的尚書、左右都禦史等等,還會時不時的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