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找理由(1 / 2)

徐望華、鄭錦宏和李岩等人臉色煞白,鄭勳睿慢慢講述了東林黨人準備發難的事宜,他們到沒有感覺到什麼,隻是東林黨人準備發難的理由,的確是非常的陰毒,擁兵自重、掌控經濟、培植勢力,這任何的一條,都足以讓鄭勳睿萬劫不複,一旦鄭勳睿不打算屈服,那麼一場曠古未見的震蕩,就將在大明王朝上演。

就連素來嚴謹和冷靜的徐望華,都有些吃驚和憤怒了。

“大人,屬下認為馬上動手,徹底清剿東林書院、複社和應社,決不能夠讓他們的陰謀詭計得逞,否則局勢對大人很是不利。”

徐望華說完之後,鄭錦宏跟著開口。

“少爺,屬下帶著鄭家軍將士,端調東林書院。”

很少開口的李岩,也跟著開口表達意見了。

“大人,屬下覺得不能夠讓錢謙益等人得逞。”

鄭勳睿沒有馬上開口說話,真正到了要動手的時候,他變得格外的冷靜,出動鄭家軍端掉東林書院不是多困難的事情,強行這樣做了也沒有多大的了不起,這天下本就不是讀書人可以掌控的,所謂馬上得天下,奪取江山的時候,重點還是依靠軍隊,但鄭勳睿不得不考慮鬥而不破的現實。

他與皇上和朝廷尚不能夠徹底翻臉,時機的確是不成熟的,從小的地方來說,父母都在京城,還是皇上和朝廷的人質,他不能夠因為自身的造反不管不顧父母的性命。

從大的方麵來說,大明王朝必須維持表麵上的統一,一旦他在南直隸舉起造反的旗幟,大明瞬間就是四分五裂,北方的流寇、後金韃子都有了難得的機會,天下將進入到殘酷的戰鬥廝殺之中,穿越之後做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付諸東流,曆史上的有些情形可能會再次上演,甚至有可能出現漢末三國時期的局麵。

這樣的局麵,對於有著雄心壯誌、想著振興大明王朝的鄭勳睿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可後金韃子和流寇是不會在意這些事情的。

所以鄭勳睿必須要暫時維持大明王朝大一統的局麵。

出於這樣的考慮,他動手清理東林黨人的時候,就要找到合適的理由,哪怕說理由有些牽強都不要緊。

“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有幾件事情你們必須要考慮。”

“第一件事情,東林書院、複社和應社幾乎都是讀書人,鄭家軍動手圍剿的時候,究竟采取什麼樣的方式,秦始皇焚書坑儒,真正斬殺的讀書人不過兩百多人,可背負的罵名卻是千古流傳,我們若是對東林黨人動手,會不會背負這樣的罵名,我們必須要考慮,我們是不是能夠承擔這樣的罵名。”

“第二件事情,東林黨人發難,其背後的原因,你們都是知道的,我們要是沒有任何的理由動手,是不是會給皇上和朝廷提醒,那就是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切的緣由,準備撕破臉皮了,北方的流寇正在大規模的騷擾,這個時候我們動手,引發了巨大的震蕩,會形成什麼樣的後果和結局,這怕是我們難以把控的。”

“第三件事情,就牽涉到讀書人的氣節問題了,我們大規模的動手,沒有任何的理由,那就幾乎是與天下的讀書人對立,讀書人之中,不少人還是有骨氣和氣節的,要是弄到天下的讀書人都與我們為敵了,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將存在重重的困難。”

鄭勳睿的這番話,讓徐望華、鄭錦宏和李岩等人都沉默了,也清醒了很多,他們的確沒有想到那麼多,以為動手圍剿東林書院,就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至於說下一步,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做任何的事情,不可能考慮到十全十美。

看著眾人沉默了,鄭勳睿再次開口。

“我們必須找到動手的理由,哪怕是不太靠譜的理由,我的考慮,我們動手之後,不要斬殺那些東林黨人,我們的目的是清除他們在南直隸、包括浙江等地的根基,做完這些事情,將東林黨人的骨幹全部都押送到京城去,將這個麻煩和包袱交給皇上和朝廷去處理,至於說皇上和朝廷采取什麼樣的辦法,那就不關我們的事情了。”

“我們這樣做了,皇上和朝廷也能夠明白其中的奧妙,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動手,他們隻能夠吃啞巴虧,皇上和朝廷想著利用東林黨人來對付我,想著讓我和東林黨人之間劍拔弩張、你死我活,他們做那個得利的漁翁,哪裏有那麼簡單的事情,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們也體會一下被利用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