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揚威南直隸(1 / 2)

時間轉瞬到了五月,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就到秋收季節了,可南直隸各地的雨水明顯多起來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要說這大明各地的氣候也真的是走向極端了,去年下半年的北方幹旱,滴雨不下,田野幹涸,老百姓幾乎是顆粒無收,陷入到絕境之中,今年南方又是多雨,眼看著就要收割的糧食,有可能因為綿綿不絕的雨水遭遇重大損失。

五月十三日。

南直隸所屬的蘇州、鬆江以及浙江所屬的湖州和嘉興等地,突然下起了暴雨。

這場暴雨的規模,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就連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沒有見過如此之大的暴雨,暴雨下了一天一夜,造成的慘重損失,也讓各級的官府猝不及防。

村鎮大量的房屋倒塌,就連府州縣城池之內的房屋,也有部分的垮塌,更大的損失是吳江和歸安各地的河堤垮塌,大水瞬間吞沒了諸多的房屋,逃難的百姓不計其數。

天災的降臨,意味著人禍馬上就要到了。

南直隸和浙江等地,被認為是大明最為富庶的地方,盡管北方遭遇過諸多的災荒,但這裏基本都是平靜的,就算是有些年份的收成不好,但總是能夠熬過去,而且也沒有出現多大的亂子,故而朝廷幾乎是忽略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

可實際的情況,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地方官府是知道的,除開淮北的四府三州,百姓情況的確是不錯,其餘的地方,百姓一樣是靠天吃飯,一場重大的災荒,就會讓老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而且這些地方所謂的富庶,都是士大夫和商賈,包括各級的官吏,老百姓一樣是很貧窮的,每年辛辛苦苦勞作,不一定能夠吃飽肚子。

一場暴雨引發的水災,很快將這一切都暴露出來了。

蘇州、鬆江、湖州和嘉興等地,瞬間出現大量的流民,讓各級的官府猝不及防,南直隸所屬的鎮江和常州等地,也出現大量的災民,這些地方雖說沒有特大暴雨,但也遭遇到了大雨的侵襲,大量無依無靠的老百姓,迫不得已拋棄家園,紛紛朝著縣城、州城和府城而去。

依照慣例來說,此時府州縣衙門是要關閉城門,拒絕流民的進入的,這不是官吏無情,而是流民大量的進入城池,會讓府州縣的城池完全癱瘓,流民人數太多,官府根本無法應對,官府的存糧都不多,根本無法救濟流民。

南京,兵部。

吏部、禮部、戶部、刑部和工部的尚書,都察院的左右都禦使全部都集中在這裏。

諸多的尚書和左右都禦史,臉上全部都帶著苦澀,奏折如同雪片一樣飛向六部。

南直隸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其餘地方遭受到災荒,首先就是向朝廷告急。

鄭勳睿的臉色很是從容,站在他身邊的徐望華、馬祝葵、趙單羽、羅昌洛、梁興力和李岩等人,麵色也較為平靜。

到了這個時候,徐望華等人終於明白了,鄭勳睿為什麼要購買兩百萬石的糧食,如此緊要的關頭,真可謂是手裏有糧心裏不慌了,有了這兩百萬石的糧食,什麼問題都能夠解決,不用向朝廷告急,也不用擔心南直隸各地出現騷動。

“蘇州、鬆江、鎮江、常州等地出現了大規模的水災,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流民,兵部和戶部收到了大量的告急奏折,此事南京六部必須要想方設法的解決,想要解決問題,最需要的就是糧食,讓諸位短時間之內籌集大量的糧食,這也是不現實的,但災荒必須要解決。”

“諸位平日裏被稱呼為父母官,乃是百姓的衣食父母,眼看著百姓遭遇災荒,豈能無動於衷,本官想著聽聽,諸位有什麼好的應對辦法。”

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戶部尚書王鐸的身上,這本就是戶部的事情。

王鐸的臉上幾乎沒有什麼表情,他早就想著辭去南京戶部尚書的職位,隻是礙於形勢的特殊,最近一段時間,戶部的事情,主要都是戶部右侍郎羅昌洛在操心。

“戶部沒有多少的存糧,更沒有多少的白銀,無法應對這場災荒。”

王鐸的回答是幹巴巴的,按說如此重要的場合,王鐸說話應該是要委婉一些的。

果然,王鐸接著開口了。

“這段時間,本官身體一直不適,難以理政,蘇州和鬆江等地的水災,就是對本官的懲罰,本官已經決定辭官歸家了,近段時間戶部的事宜,都是羅大人操持的,本官已經給朝廷寫去奏折,懇請辭去戶部尚書之職,舉薦羅大人出任戶部尚書,這一應救濟百姓的事宜,還是請羅大人來主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