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遼南的收獲(1 / 2)

鄭家軍在遼南展開的進攻,收獲巨大,其進展之順利,就連鄭勳睿都沒有想到。

鄭家軍副總兵楊賀親率三萬鄭家軍將士出擊,他們從永寧直插旋城,沒有耗費什麼氣力就直接拿下了旋城,爾後楊賀留下一千將士駐守旋城,其餘大軍朝著岫岩的方向進攻前進,想不到岫岩的守軍早就聞風撤離了。

在岫岩休整了幾天的時間之後,楊賀率領鄭家軍朝著鳳凰城的方向進攻,這可謂是最為關鍵的一戰,鳳凰城曾經是後金韃子重兵駐紮的地方,崇禎元年的時候,進攻毛文龍的部隊就駐紮在這裏,誰控製了鳳凰城,就等於真正的控製了朝鮮,盡管說這麼多年以來,朝鮮一直都是大明王朝的藩屬國,都是臣服大明朝廷的,不過因為後金韃子的崛起,遼南大部分的地方被後金韃子所掌控,這也讓朝鮮皇室上下人心惶惶,不斷的向大明朝廷求救。

皇太極成立大清國的時候,其全麵掌控了遼南,不僅僅是複州、金州以及旅順和雙島等地被大清國牢牢的控製,就連活動在皮島一帶的明軍也被完全殲滅,那個時候鳳凰城已經成為後金韃子重點駐紮的一個地方,之後皇太極率領大軍親征朝鮮,就是以鳳凰城為後勤基地的,隻不過那次的戰鬥,因為鄭家軍占據了金州、複州和旅順等地,讓皇太極的背後遭遇到巨大的威脅,皇太極迫不得已才從朝鮮撤兵的。

鄭家軍占據了永寧、複州、金州、旅順以及雙島等地之後,沒有再行擴張,鄭勳睿的意思也是要趁著這個時機壯大自身的力量,讓鄭家軍在遼南的實力更加的雄厚,甚至能夠抵禦八旗軍傾巢的進攻,再說鄭勳睿也不想在;遼南挑起大規模的戰鬥廝殺,那樣必將讓鄭家軍的主力陷入到遼南的戰鬥之中,甚至有可能爆發鄭家軍與八旗軍的決戰。

這樣的態勢對皇上和朝廷最為有利,可對於鄭勳睿是非常不利的。

故而鄭勳睿給楊賀與王允成的命令就是駐守現在已經占據的地方,暫時不要朝著其他的方向擴張,必須等候時機成熟,才能夠繼續展開行動。

皇太極親率大軍趕赴遼西,鄭勳睿也是經過了仔細的思索之後,才決定趁渾水摸魚,占到一些便宜的。

鄭勳睿明白遼南的重要性,一旦占據了整個的遼南,那就等於是牢牢控製了朝鮮,而且護衛了渤海灣的安全,同時也為鄭家軍將來進攻蓋州、海州、耀州、鞍山和遼陽等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加關鍵的是,鄭家軍一旦占據了這些地方,必定削弱大清國對遼南的控製能力,讓至少讓大清國每年少收很多的糧食。

楊賀率領大軍進攻鳳凰城的時候,還是比較謹慎的,按照鄭勳睿的命令,大軍一旦占據了鳳凰城,則要停止朝著北麵進攻,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肅清湯戰、鎮江、義州等地的八旗軍,牢牢的控製這些地方,徹底打通朝鮮與大明朝廷的聯係。

楊賀也明白鄭勳睿的意思,那就是不要徹底激怒後金韃子,不要與駐紮在蓋州等地的滿八旗展開大規模的廝殺,盡管說皇太極親率大軍在遼西征伐,可若是鄭家軍的兵鋒直道了連山關和甜水戰等地方,那就直接威脅到遼陽,如此情況之下,皇太極就算是放棄遼西的進攻,也會不惜代價的在遼南展開大規模的廝殺。

適可而止,讓對方無所適從,這才是最佳的境界。

等著楊賀稟報情況的鄭勳睿,很快就放下心來了,楊賀率領的大軍,僅僅經過了一天多的戰鬥,就完全占據了鳳凰城,之後楊賀按照先前的安排,開始肅清湯戰、鎮江、義州等地的八旗軍,甚至連鐵山、宣州和皮島等地方,楊賀都沒有放過。

駐紮在蓋州等地的後金韃子,沒有任何的動靜。

鄭勳睿笑了,他知道自己這一次的決策異常的正確,看樣子皇太極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在遼西的戰鬥之中取得勝利,為此不惜舍去遼南的部分利益,隻要鄭家軍沒有從根本上威脅到遼陽等地,皇太極就可以忍受。

鄭家軍的進攻到此結束,整個的戰鬥持續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

楊賀報捷的文書送到南京兵部的時候,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已經從寧遠城出發,前去馳援錦州城了。

徐望華、鄭錦宏、李岩和徐吉匡等人分析了遼南的局勢,認為鄭家軍可以徹底鞏固已經奪取的地方,目前的情況之下,滿八旗沒有膽量展開進攻,畢竟依照大清國的實力,不可能在遼西和遼南同時展開兩場大規模的戰鬥,何況遼西的戰鬥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刻,這個時候皇太極不會輕易選擇撤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