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派遣的斥候,居然衝破了鄭家軍的包圍圈,這出乎了他的預料。
斥候是半夜時分派遣出去的,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想不到成功了。
這個時候,張獻忠開始猶豫了,對於翌日清晨派遣一萬將士進攻鄭家軍的決定,開始猶豫了,斥候衝出去了,意味著西麵的七萬大軍即將馳援夔州府城,既然大軍馬上就會馳援,那麼清晨的進攻就失去意義了,就連劉文秀也不好反對了,他說不出什麼進攻的理由。
不過劉文秀對於斥候能夠衝出去感覺到奇怪,當然這應該不是假的,衝出去的斥候燃放了紅色的煙花,這是臨時約定的信號,若是斥候全部陣亡,煙花是不可能燃放的,再說劉文秀親眼看見了廝殺,十五個斥候從西門衝出去,隻有少量的鄭家軍將士警戒,槍聲響過之後,不少的斥候倒下,但還是有兩人拚死衝出去了,一刻鍾時間之後,煙花就燃放了。若是斥候被鄭家軍生擒,那麼煙花沒有這麼快的時間就燃放了。
劉文秀能夠做出分析,張獻忠同樣能夠做出分析,認為斥候的確是衝出去了。
西麵的七萬義軍,是張獻忠麾下的主力,當初他就決定帶著這七萬的大軍,從陸路進入到順慶府,一路殺向成都府的,若是這七萬大軍加入到戰鬥之中,憑借著人數上麵的優勢,府城外的鄭家軍是難以抵抗的。
張獻忠和劉文秀已經做出了初步的判斷,鄭家軍的人數不多,主要是依靠火器的厲害。
不過火器有著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能夠長時間的射擊,一旦槍膛或者是炮管發紅了,就不能夠發揮出來任何的作用了,七萬大軍進攻的陣勢是驚人的,鄭家軍僅僅憑著火器,不大可能阻攔,一旦西麵大軍的進攻取得了突破,城內的義軍會迅速衝出去,兩麵夾擊的情況之下,一定能夠打敗鄭家軍。
張獻忠內心的奢望,一直都沒有熄滅,他渴望能夠打敗鄭家軍,這麼多年過去,他麵對的最大敵人,或者說義軍麵對的最大敵人,並不是朝廷,而是鄭家軍,這一次若是能夠打敗鄭家軍,那麼義軍就真正有了出路了。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斥候突破了鄭家軍的包圍之後,仔細思索之後,張獻忠最終做出了決定,翌日一大早的進攻取消,等候西麵大軍的馳援。
“李大人,若是城內的張獻忠和西麵的流寇同時出擊,這流寇的人數就達到了十萬人,我總是覺得不好應對啊。”
“劉副總兵,你多慮了,昨日鄭總兵說到碼頭戰鬥的時候,我已經預感到了,西麵的流寇在火炮的進攻之下,會很快的崩潰,至於說夔州府城之內的張獻忠,恐怕沒有機會出城了,大帥不是說過了嗎,張獻忠就是想著前後夾擊,讓西麵的流寇取得突破,那樣的情況之下,張獻忠會帶著城內的流寇衝擊,可惜張獻忠沒有機會。”
“說的也是,我總算是明白了大帥說到的閃電戰,就是每一次的戰鬥,都是集中最為強大的力量打擊對手,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結束戰鬥。”
“不錯,鄭家軍今後恐怕要堅持閃電戰的作戰方式了。”
劉澤清和李岩邊說著話,邊手持單筒望遠鏡,看著西麵的官道,天色已經微微亮了。
氣候特別的嚴寒,俗話說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半夜的時候,官道四周都結冰了,氣溫早就降到零度以下,若不是穿著厚厚的衣服,根本承受不住。
鄭錦宏已經負責指揮全麵的戰鬥,蘇蠻子負責指揮炮兵營作戰。
他沒有留在中軍帳,而是在陣地前沿來回的巡視,特別是炮兵營的陣地,此番作戰,鄭錦宏同樣是拚命,所有的火炮都是對準西麵的官道,根本沒有對準夔州府城,按照大帥的安排部署,鄭家軍暫時不理睬夔州府城之內的流寇,此番戰鬥主要是打垮西麵馳援的流寇。
至於說從夔州府城之內逃離的流寇,是鄭家軍專門放出去的,目的就是要西麵的流寇前來馳援,否則鄭家軍還真的不好全力進攻夔州府城。
這是典型的圍城打援的戰術,隻不過這一次鄭家軍上下都是充滿了信心。
鄭錦宏的單筒望遠鏡尚未放下的時候,王小二馳馬來報了。
“總兵大人,西麵的流寇距離夔州府城隻有五裏地了。。。”
紅色的旗幟揮舞起來了。
蘇蠻子放下了單筒望遠鏡,對著身邊的遊擊將軍開口了。
“命令炮兵營所有將士,做好準備。”
不過兩分鍾的時間,十餘名斥候來到了炮兵營的陣地,他們帶來了手繪的大量草圖,詳細標注了西麵斥候的隊列,以及間隔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