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第一次的掙紮(1 / 2)

崇禎十六年正月初八,卯時,早朝。

內閣首輔錢士升率領京城七品以上官員早就等候在乾清宮外麵。

按照規矩來說,新年的第一個早朝,應該是在太極殿舉行的,畢竟參與早朝的官員人數比較多,再說新年新氣象,在紫禁城最大的宮殿進行早朝,也能夠表現出來朝廷的氣度,不過皇上已經決定了,早朝還是在乾清宮舉行。

京城局勢不明了,阿巴泰率領的後金韃子依舊在北直隸肆掠,如今正在保定府一帶劫掠,按說這個時候,身為朝廷大軍總指揮的錢士升,應該是在前線抵禦後金韃子的,不過皇上居然一道聖旨,將錢士升召回了京城,這不免讓眾人感覺到奇怪,難道還有什麼比抗擊後金韃子、保衛北直隸安全更大的事情嗎。

乾清宮是議事的地方,平日裏朝廷四品以上官員參與的早朝,是在這裏進行,而這樣的早朝,重點就是商議諸多事情的,至於說開年的第一個早朝,重點還是皇上與諸多的文武大臣見麵,祝願新的一年國泰民安,沒有其他實質性的需要商議的事情。

等候在乾清宮前麵空地的諸多官員,幾乎都是低著頭的,沒有誰說話,朝廷所麵臨的慘淡局勢,已經讓很多人產生了悲觀的情緒,在一些私下的絕密的場合,已經有人議論是不是辭官到南京去,也就是投奔湘王鄭勳睿,大家表麵上什麼都不說,內心裏麵已經認定,鄭勳睿必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大明的皇帝。

這個時候去投奔,總是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的。

乾清宮前麵的空地上,沒有人開口說話,也沒有人低聲的議論,氣氛顯得特別的壓抑。

站在最前麵的錢士升和侯恂等人,也感覺到不自在,應該說近兩年的時間過去,成為內閣首輔的錢士升,安插了大量的東林黨人進入朝廷,讓東林黨在北方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依附東林黨的讀書人重新開始熱絡了,可惜這樣的局麵持續的時間不長,鬆山之戰、李自成入侵山西、張獻忠入侵四川,讓朝廷和京城局勢瞬間惡化,之後局麵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鬆山之戰大敗,李自成攻陷太原府城,阿巴泰率領後金韃子侵襲北直隸,讓局勢徹底惡化且無法挽回,與此同時,東林黨人在河南、山西以及北直隸的勢力也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

更加讓錢士升等人難堪的是,從河南與山西等地傳來的消息看,一些東林黨人直接依附了李自成,成為了流寇的一部分,這讓朝中不少人對東林黨的議論明顯不好了。

盡管錢士升采取了一些辦法,要麼是封鎖更多的消息,要麼是說這些投降流寇的讀書人是混進東林黨之中的敗類,但這不能夠阻止眾人的議論,更無法阻止這些消息傳到皇上那裏去,讓皇上產生很不好的聯想。

如此關鍵的時刻,在前線指揮作戰的錢士升需要返回到京城參加早朝,這讓錢士升和諸多的東林黨人隱隱的感覺到不妙。

隨著司禮監太監的大聲稟報,皇上到了乾清宮。

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和都察院的左右都禦史進入到宮殿之內,司禮監太監也進入到宮殿之內,其餘的文武官員隻能夠是在宮殿的外麵。

皇上的氣色看上去還是不錯的,盡管說臉色有些蒼白。

要說過去的崇禎十五年,皇上遭受的打擊可謂是數都數不過來,最直接的打擊就是皇上寵愛的田貴妃因病去世了,這給與皇上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田貴妃舉止嫻熟又多才多藝,一段時間的聖眷甚至在皇後之上,也是皇上最為寵愛的貴妃娘娘,很多時間皇上遇見不愉快的事情了,都願意和田貴妃說,以排解心中的苦悶。

排第二位的打擊,就是鬆山之戰的大敗,而且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和山海關總兵祖大壽戰敗被俘之後投降後金,更是讓皇上和朝廷蒙羞,鬆山之戰幾乎集中了朝廷全部的力量,調遣的近二十萬的大軍,悉數都是朝廷認為的精銳,絕大部分都是邊軍,此戰的失敗,讓邊軍損失大半,朝廷的元氣被傷了。

第三位的打擊,就是李自成攻占了開封府城和太原府城,前任五省總督孫傳庭戰敗身亡,且李自成在年底的時候,還寫來了文書,要求被敕封為王,割據河南以及山西等地。

第四位的打擊,就是阿巴泰率領的後金韃子,還在北直隸各地肆掠,錢士升率領的朝廷大軍,根本無法抵禦,隻能夠眼睜睜看著後金韃子肆無忌憚的搶奪財物、劫掠人口。

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幾乎都是皇上和朝廷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