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潼關之戰(2)(1 / 2)

義軍大規模的行動是無法保密的,劉宗敏也知道鄭家軍肯定會派遣斥候偵查的,不過他不是特別的在意,作戰計劃和部署已經定下來,他率領十萬大軍迅速朝著潼關的方向而去。

十萬大軍分為了前軍、中軍和後軍三部分,前軍一萬人,承擔進攻潼關的作戰任務,中軍五萬人,駐紮在陝州,後軍四萬人,駐紮在芮城。

如此的安排部署,應該是有不可思議的地方,鄭家軍是義軍最為強悍的對手,這麼多年過去,麵對鄭家軍的時候,義軍從未獲取過一次戰鬥的勝利,每次都是以慘敗告終,如此情況之下,派遣一萬義軍進攻潼關,豈不是要這些義軍軍士送死嗎。

說到底,劉宗敏和顧君恩都沒有真正想著進攻潼關的決心和信心,他們不過是要按照李自成的命令和要求作戰,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就不錯了。

出發之前,劉宗敏和顧君恩還在一起秘密商議過了,兩人都認為,真的想對陝西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且要保證作戰取得勝利,至少派遣三十萬的義軍,從潼關與吳堡兩個方向對陝西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如此隻要有一個方向的進攻突破,就能夠讓駐紮的陝西的鄭家軍顧此失彼,但這樣的作戰部署是絕對行不通的。

楊嗣昌率領的朝廷大軍依舊駐紮在真定府附近,一旦義軍傾盡全力進攻陝西,則楊嗣昌可以率領朝廷大軍趁虛而入,收複山西與河南的大片地方,甚至拿下開封府城和太原府城,到了那個時候,義軍將失去所有的領地,重新開始流動作戰了。

這是義軍根本無法承受的損失與後果。

所以劉宗敏這次率領十萬義軍,根本不是到潼關去真正作戰的,而是去擺擺樣子。

流寇的行動,鄭家軍流寇的確偵查到了。

情報彙集到了鄭錦宏這裏。

這一次獲取到的情報,讓鄭錦宏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一度認為斥候偵查到的情報,是不是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自從流寇占據了山西與河南等地之後,以往流動作戰的情形得到了改變,基本固定在山西與河南等地,從一定的層麵上來說,流寇也開始掌握政權了,掌控了各級的官府,能夠收取到賦稅,對於李自成來說本是好事情,很可惜的是,流寇對於這種突然到來的變化還不是特別的適應,他們之中有著遠見卓識的人太少了,一旦真正掌握了權力,看到了錢財,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享受權力。

這就讓洪欣濤派遣出去的斥候,能夠偵查到很多的情報,有些時候甚至不需要采取什麼特殊的方式,僅僅是使用錢財就能夠達到目的了。

這一次斥候所偵查到的情報,就是通過打通流寇內部的關係獲取的。

李自成對義軍征伐陝西非常的重視,可惜具體執行的顧君恩和劉宗敏等人都不是特別的在意,也沒有專門做出多少的安排,甚至保密方麵都不是太在乎。

由此斥候就能夠獲取到比較全麵的情報了,斥候提供的情報之中,明確了流寇此番作戰的主帥人選,流寇進攻的方向,以及出動的兵力數目等等。

主帥是劉宗敏,主攻的方向是潼關,出動的兵力是十萬人。

從這個層麵分析,鄭錦宏認為李自成是非常重視此番進攻陝西的戰鬥的,畢竟劉宗敏是李自成麾下的第一大將,流寇很多的艱難的戰鬥,都是劉宗敏指揮的,此番以劉宗敏為總指揮,且派遣了十萬大軍,看來李自成是想著真正的進攻陝西的。

流寇主攻方向是潼關,這一點鄭勳睿當初就是如此分析的,鄭錦宏還認為流寇很有可能從吳堡鎮方向展開進攻,不過鄭勳睿斷定流寇會從潼關展開進攻,故而在鄭家軍兵力的分配上麵,潼關方向是三萬人,延安府不過一萬人。

鄭勳睿的遠見卓識不用多說,可劉宗敏的安排太過於奇怪了。

劉宗敏將十萬流寇分為了前軍中軍和後軍三部分,前軍一萬人負責進攻潼關,中軍五萬人駐紮在陝州,後軍四萬人駐紮在芮城,這個安排部署讓鄭錦宏真的是不明白了。

潼關被譽為天下第一關,易守難攻,劉宗敏難道如此的托大,派遣一萬人就敢於進攻,要知道對付這一萬流寇,鄭家軍絕不需要三萬人,而且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同時,意味著鄭家軍也是不容易展開衝鋒廝殺的。

在鄭錦宏看來,流寇進攻潼關,正確的作戰方式,應該是兵分兩路,一路從潼關的正麵展開進攻,另外一路則是從潼關西麵一個叫做禁坑的地方展開進攻,禁坑這個地方,是另外一條進入到陝西的小路,禁坑實際上是山穀中間的一條通道,沒有專門的道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根本不可能構築防禦工事,且其通道特別的危險,山穀中間常年都是灌木藤樹,兩邊時常有懸崖和深穀,很少有人從這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