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絕唱(1)(1 / 2)

戰鬥廝殺在高陽縣城附近的官道展開。

楊嗣昌和李自成都是主動展開進攻的,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是充滿必勝的信念,楊嗣昌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楊嗣昌的麾下是不足六萬人的朝廷大軍,而李自成麾下則是氣勢洶洶的二十萬大軍,按說這樣的戰鬥不存在什麼懸念,不過廝殺真正開始的時候,沒有出現兵敗如山倒的局麵。

空曠的平地上麵,激烈廝殺的雙反誰都沒有退讓,朝廷大軍人數雖少,可還是展現出來勢不可擋的氣勢,而他們的大帥楊嗣昌,更是親自披掛上陣,毫無顧忌的與流寇捉對廝殺。

楊嗣昌已經存了必死的信念,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擔憂的,更提不上害怕了。

楊嗣昌的拚命極大的鼓勵了諸多軍士的士氣,在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之下,所有軍士奮勇廝殺,場麵上竟然不占劣勢。

滿懷信心的李自成,真的有些憤怒了,從人數上麵來說,義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以往很多的戰鬥,義軍都是依靠人數上麵的絕對優勢,依靠人海戰術打敗官軍的,可這一次為什麼會如此的艱難,難道說楊嗣昌真的是那麼厲害嗎。

戰鬥廝殺開始之後,李自成發現了楊嗣昌,他也專門派遣軍士去斬殺楊嗣昌,無奈楊嗣昌身邊的親兵太過於厲害,幾次這樣的衝鋒都告失敗,李自成甚至準備親自率領親兵前去進攻,隻要斬殺了楊嗣昌,官軍一定崩潰,但他的這個準備被顧君恩製止了。

李自成已經非常信任顧君恩,既然是顧君恩反對,他也就聽從了勸阻。

一整天廝殺下來,雙方沒有分出勝負,戰場上遺留下來無數的屍首。

天色已經黑下來了。

李自成在中軍帳裏麵來回走動,臉色鐵青,以二十萬大軍對付官軍,一天下來居然沒有能夠擊潰官軍,這樣的結局是他沒有想到的,大軍的士氣是遭受到重創的,不知道翌日展開的進攻,會不會取得勝利。

其實在戰鬥持續到下午的時候,李自成已經發現部分義軍軍士習慣性的準備後退,要不是指揮作戰的軍官當機立斷,果斷斬殺了十餘人,怕是早就有人後撤了。

李自成最為擔心的是戰鬥不能夠迅速取勝,又出現幾個月之前的局麵,若真的是這樣,那就是義軍與朝廷大軍相互消耗實力了,今後義軍將更加難以應對鄭家軍的進攻。

顧君恩坐在一邊,臉色較為平靜。

“老顧,你說說,明日的戰鬥我們能夠取勝嗎。”

“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顧君恩的篤定讓李自成感覺到奇怪,內心也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多年的籌謀,讓顧君恩的能力已經非同一般,加之多次籌謀的準確,更是讓其有了巨大的自信。

李自成看著顧君恩,不再開口說話,等著顧君恩的解釋。

“官軍今日的廝殺的確很是驍勇,而且楊嗣昌親自上陣廝殺,想必是給與了軍士極大的鼓勵,不過我認為,僅僅依靠這方麵來支撐是不行的,再說楊嗣昌又能夠支撐多長的時間,今日的廝殺之後,明日他已經沒有體力繼續堅持廝殺了。”

顧君恩說的很是直白,李自成頻頻點頭,今日的戰鬥的確依賴楊嗣昌的堅持,這與幾個月之前的戰鬥如出一轍,不過顧君恩如此的肯定,難道不擔心出現幾個月之前的那一幕。

或許是知道李自成的擔憂,顧君恩很快接著解釋了。

“幾個月之前的情形與現在大不一樣了,就算是楊嗣昌親自率領大軍作戰,而且親自參與廝殺,也不能夠挽回敗局,其實義軍包圍了保定府城,我就有這樣的感覺,義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一定能夠拿下整個的北直隸,直至拿下京城。”

“官軍已經沒有了幾個月之前的氣勢,他們退守保定府城的時候,就表明了態度,他們隻想著死守,根本沒有想著進攻,如此情況之下,僅僅憑著楊嗣昌個人的能力,不可能扭轉什麼,頂多就是拚死掙紮一下子而已。”

聽見了顧君恩的分析,李自成終於放心了。

“你說的不錯,應該是這個道理,不過你看我們是不是能夠招降官軍,這樣我們也能夠避免更多的損失啊。”

“我覺得不行,這次一定要徹底打敗官軍,最好是能夠生擒或者斬殺楊嗣昌,那樣大明朝廷就失去了希望,一旦義軍打敗了楊嗣昌,攻陷了保定府城,對於朝廷的打擊是致命的,他們就沒有了抵抗的決心,這樣義軍才能夠以最小的損失拿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