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一片石之戰(1 / 2)

吳三桂連夜撤離,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的大軍取得了完勝,當李自成登上一片石城牆的時候,哈哈大笑,在他看來,山海關已經在囊中。

吳三桂熟悉山海關一代的地形,率領麾下軍士撤離山海關,應該是能夠找到躲避的地方的,不過李自成不著急,他已經在永平府各個要道上麵都布下重兵,吳三桂沒有逃走的機會。

在李自成的眼裏,一片石之戰已經結束,可他萬萬想不到,真正的一片石之戰,此刻才剛剛開始,更加激烈的廝殺正等著他和麾下的軍士。

皇太極在深夜得到了吳三桂派遣的軍士的通報,山海關已經空了,沒有軍士駐守,大順軍天不亮的時候就有可能占據。

得到這個消息,皇太極震驚了,多爾袞等人則對這個消息的真假表示懷疑,這會不會是吳三桂與大順軍聯合起來了,散布的假消息。

皇太極拍板,寧可信其有。

很快,多爾袞親率五萬大軍,連夜朝著山海關而去。

直到多爾袞進入到山海關,還感覺如同做夢一般,山海關的確沒有任何駐守的軍士。

不過多爾袞尚未來得及高興,馬上接到了消息,大量的軍士朝著山海關而來,應該是大順軍的軍士,其數量眾多,人數至少在二十萬人以上。

山海關作為護衛北京城的關隘,其地形的特殊早就了威名,從錦州寧遠方向到山海關,道路險峻,山海關屹立在最為險要的地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從京城到山海關,地勢就要平緩很多,沒有什麼險峻的地方可以依靠。

這就意味著,前來山海關的二十萬大順軍,可以強攻山海關。

多爾袞一旦守不住山海關,逼迫退回了寧遠,那就意味著大清國失去了最佳的進軍中原的機會,這樣的罪責多爾袞擔不起。

隱隱的,多爾袞覺察到了吳三桂的用心,看樣子吳三桂就是想著八旗軍與大順軍展開慘烈的廝殺,莫非吳三桂無法抵禦大順軍的進攻了,所以撤離山海關,同時在撤離的時候不甘心,拉上了八旗軍來死扛大順軍。

不過這一切的分析都不重要了,眼前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拚死守住山海關,等候皇太極率領大軍前來馳援。

多爾袞很清楚,憑著麾下的五萬八旗軍,想要打敗二十萬的大順軍,有些異想天開了,不過五萬八旗軍的將士,抵禦大順軍的進攻,拖延時間,還是能夠做到的。

多爾袞命令阿巴泰去皇太極稟報,懇請皇太極迅速派遣大軍前來馳援。

八旗軍不善於攻城和守城的傳聞已經成為曆史,二十四旗並舉之後,汗八旗很好的克服了這個方麵的缺陷,多爾袞率領的五萬八旗軍,其中就有兩萬汗八旗,這些汗八旗的軍士,在守衛城池方麵有著不一般的能力。

多爾袞有信心,他隻要能夠堅持大半天的時間,皇太極率領的大軍就一定能夠趕到,到了那個時候,八旗軍就不僅僅是守住山海關,而是要徹底擊潰大順軍,甚至能夠兵鋒直指大明的京城。

卯時三刻,劉宗敏率領的近二十萬大順軍軍士首先抵達山海關。

山海關不是空城,城牆上麵插著旗幟,仔細看上起,那是後金韃子的旗幟。

劉宗敏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他大罵吳三桂,他以為吳三桂投降了後金韃子,將山海關拱手讓給了後金韃子。

後金韃子駐守山海關,對於京城是巨大的威脅,絕不能讓其占領山海關,否則大順軍可能將要遭遇到滅頂之災。

沒有絲毫的猶豫,劉宗敏命令大軍開始進攻山海關。

慘烈的廝殺開始了。

。。。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山海關城牆下麵已經有了太多的屍首,血腥的場麵讓人無法直視,不過劉宗敏沒有停止戰鬥,他依舊組織一輪又一輪的衝鋒,大順軍有的是軍士,損失一些軍士不要緊,關鍵是要拿回山海關,將後金韃子趕出去,如此大順軍才是安全的。

城牆上麵的多爾袞,沒有想到大順軍如此的頑強,根本就不怕死,城牆下麵已經有太多的屍首,可衝擊波還在繼續。

多爾袞有苦自己知,他原來以為憑借著五萬八旗軍的將士,能夠輕鬆守住山海關的,現在看來不一定,以前他對大順軍、也就是流寇是完全瞧不起的,這個時候他不敢小視了,駐守在城牆上麵的汗八旗,損失也是慘重的,陣亡已經超過三千人,要知道這可是固守城池的戰鬥,八旗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多爾袞再次派遣人前往寧遠的方向,目的是催促增援的皇太極加快速度,否則他真的不可能支撐很長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