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朕為主宰(1 / 2)

到了崇禎十七年十一月,瑞元元年十一月,大明各地基本穩定下來,北方開始逐漸擺脫戰亂帶來的陰影,諸多的商賈看到了商機,大規模的朝著北直隸附近發展,在他們看來,畢竟京城是大明的中心和重心,就算是這一帶暫時是滿目瘡痍,但總是會很快發展起來的。

商賈的敏銳性是很高的,也是完全正確的。

內閣在恢複北直隸秩序、促進百姓穩定下來方麵,耗費了很大的氣力。

首先在糧食的救濟方麵,內閣調集了大量的糧食,甚至直接從陝西調運部分的糧食到北直隸,穩定住饑荒之中的百姓,其次在官吏的配備上麵,將最為能幹的官吏配備到北直隸所屬的府州縣,最後就是在錢財的投入方麵,更是傾斜北直隸。

這就讓北直隸的複蘇遠遠強於河南與山西等地。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北直隸迅速開始恢複,展露出來欣欣向榮的局麵,

隨著北直隸開始複蘇,以前大量遷出去的人口,也逐漸返回家鄉。

鄭勳睿也是讚同這種做法的,北直隸畢竟是京城所在地,隻是在如何讓北直隸快速複蘇方麵,鄭勳睿傾向於兩個方麵,第一是農業方麵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譬如說重新分配無主的土地,全麵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製度,限製出現過高的耕地租賃的費用,為老百姓無償的提供糧食種子,包括甘薯和玉蜀黍種子等等,第二是從駐軍方麵傾斜北直隸,鄭家軍第一軍駐紮在北直隸境內,人數達到了五萬人,這五萬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在北直隸境內,必定會拉動北直隸的消費,也讓百姓能夠找到謀生的門路。

同時,大運河北直隸範圍內的河道整修,進入秋季就開始了,整修河道采取了招募民工的做法,給付薪酬,這讓北直隸大部分的勞力在農閑季節找到了事情做,而且可以掙到工錢,用以維持家中的開銷。

商賈進入北直隸,讓北直隸的恢複速度更快了。

京城的變化更是巨大的,畢竟這裏是大明的政治中心,也是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其在經濟上麵發揮出來的作用,僅次於南京。

京城內已經看不到戰亂帶來的陰影,熙熙攘攘繁華的景象早就出現了,已經進入到冬月,春節的氛圍慢慢的冒出來,接二連三的商鋪卯足了勁,備足大量的貨物,準備在春節的時候好好賺上一筆。

任何一個進入京城的人都不會相信,上半年三月的時候,這裏是一片的淒風苦雨,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官吏更是提心吊膽。

麵對這樣的情形,老百姓滿意,士大夫和商賈滿意,朝中的官吏更是滿意。

可惜皇上不是特別滿意。

據說順天府府尹顧夢麟給皇上稟報應天府以及京城局勢的時候,被皇上問的滿臉通紅,以至於回到府衙的時候,接連三天的時間都沒有露麵。

這不是傳聞,而是確有其事。

皇上詢問有些自得的顧夢麟的時候,第一個問題是朝廷為什麼要加大對北直隸的救援,甚至有些時候暫緩了對河南與山西等地的馳援,第二個問題是北直隸究竟準備在大明王朝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是不是以為儀仗京城在這裏的便利,得到更多的扶持是應該的,第三個問題是北直隸乃至於京城究竟準備建設成為什麼樣子,說起來南京比京城更加的富庶,京城是不是感受到其中的差距了,準備如何的努力。

總之皇上詢問了不少的問題,顧夢麟目瞪口呆,很多問題都回答不上來。

這一次皇上沒有客氣,訓斥了顧夢麟,讓其回去思考,三天之後再次到乾清宮,回答這些問題。

所以顧夢麟回到府衙之後,足足三天的時間沒有露麵,就是在思考這些問題,思考如何再次在乾清宮去回答問題。

顧夢麟沒有想到,三天之後他來到乾清宮,等候的不僅僅是皇上,還有內閣大臣,以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甚至包括都督府的大都督和都督。

這個陣勢讓顧夢麟真的緊張了,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皇上提出來的問題非同小可。

“顧愛卿,朕的問題是很明確的,朕給你三日的時間,不知道你思索如何了,說來看看。”

皇上的語氣很是柔和,但顧夢麟的額頭上已經冒出了冷汗。

“皇上,臣認真思索了問題,臣以為,京城和北直隸應該發揮出來領頭之作用,作為大明之京城,若是落後於其他地方,那各級官府就沒有勉力做事情。。。”

鄭勳睿微微點頭,看來顧夢麟的悟性還是不錯的,至少最為主要的方麵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