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人對陣三萬五千人,錦州城內瞬間變得熱鬧起來了。
錦州城是遼東重鎮,大明朝廷一直都很是重視,曆經了三次的擴建,現如今的錦州城池,北牆一千零六十五米,西牆八百二十米,南牆五百二十米,東牆七百五十米,四牆周長為三千一百五十五米,整個的城池占地約一千畝地。
鄭家軍進攻的南門,被稱之為南門永安,此外錦州還有其他三座城門,分別被稱之為東門寧遠,西門廣順,北門鎮北。
在占地一千畝地的範圍之內,擁擠著六萬多人廝殺,戰況之慘烈是可以預見的。
攻入到錦州城內的鄭家軍三萬將士,依托毛瑟槍的威力,在剛開始的廝殺之中,占據了絕對的上風,而八旗軍重點依托的就是弓箭和刀槍,這顯然不能夠抵禦毛瑟槍。
不過城內的廝殺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鄭錦宏和楊賀兩人當初預料,鄭家軍將士攻入到錦州城內之後,八旗軍很有可能會從西門撤離,前往寧遠,東門和北門已經被鄭家軍剩下的兩萬將士牢牢守衛,從這裏撤離損失一定異常的慘重,不過兩人根本沒有想到,駐守錦州的譚泰,兩次下達的都是死守錦州城池的命令,壓根沒有說到撤離的事情。
戰鬥廝殺持續到午時的時候,鄭錦宏和楊賀兩人都明白了,短時間之內錦州城內的八旗軍是不會撤離的,他們恐怕要長時間的死守,依托城內的房屋等進行防禦和廝殺,而且城內的八旗軍一定在盼望寧遠方向的支援。
鄭錦宏果斷的再次下達命令,抽調駐紮在城外的一萬鄭家軍將士投入到城內的戰鬥之中,如此參加廝殺的鄭家軍將士多達四萬人。
鄭錦宏下達的這個命令,其實是有些冒險的,錦州以南的鬆山城堡,駐紮有一萬八旗軍軍士,鬆山城堡距離錦州僅僅三十多裏地,此外就是杏山城堡,同樣駐紮有一萬八旗軍,距離錦州不過五十多裏地,這兩處的八旗軍兩萬人傾巢出動,前來馳援錦州城,那麼前軍將要遭受到巨大的壓力。
巷戰是鄭家軍將士訓練的重點科目之一,當初鄭勳睿提出鄭家軍要進行巷戰訓練的時候,鄭錦宏和楊賀等人還很是不理解,在他們看來,鄭家軍最為重要的還是起兵的訓練,若不是鄭勳睿親自督促,鄭家軍幾乎就忽略了對巷戰的訓練。
此時此刻,鄭錦宏和楊賀終於明白了鄭勳睿的苦心,也感受到了鄭勳睿的遠見。
鄭勳睿總結巷戰的特點為三個方麵,傷亡大,時間長,意外多。
巷戰在城池之中進行,雙反是麵地麵的廝殺,因為城池的特點,以步卒為主,戰鬥廝殺時候,對我雙反混雜在一起,且防守的一方可以依托諸多的房屋進行防禦,這就導致指揮和協同作戰變得困難,炮兵在這個時候沒有了任何的作用,相對來說,進攻一方是處於不理地位的,若是平日裏不進行專門的訓練,猝然展開的巷戰,會讓進攻方損失慘重。
不過鄭家軍將士已經接受了係統的巷戰的訓練。
而進攻的利器就是火箭彈和毛瑟槍。
巷戰以百人為一個團隊,避免單獨的作戰,百人團隊之中,有專門投擲火箭彈的軍士,有專門負責射擊的軍士,有預防對手偷襲的軍士,團隊進攻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清除每一棟房屋之內的對手,務必做到趕盡殺絕。
進攻的時候,百人團隊之間也要相互照應,主要是預防從其他地方衝出來的對手。
巷戰推進的速度不要過快,不要著急,一個房屋一個房屋的攻克,巷戰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最大限度的殺死對手,最大限度的減少自身的傷亡。
鄭家軍將士嚴格按照平日裏的訓練,展開了在錦州城內的巷戰。
這恐怕是譚泰做夢都沒有想到的。
相比較來說,習慣於野外作戰的八旗軍,對於巷戰根本不熟悉,他們習慣於衝鋒廝殺,就算是在巷戰的時候,也不大願意守候在房屋裏麵,依托房屋來抵禦對手,廝殺開始之後,他們大都衝出屋子,與鄭家軍將士展開麵對麵的廝殺。
可惜他們的血肉之軀,根本不可能抵禦毛瑟槍,他們手中的弓箭,也不可能有毛瑟槍那麼快的進攻速度。
更加致命的一點,那就是譚泰根本無法全麵指揮錦州城內的三萬五千軍士作戰。
城內密集的槍聲成為了作戰的主流。
鄭家軍將士組成的近四百給百人作戰的團隊,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展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