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1 / 2)

鄭勳睿親率的四萬鄭家軍將士參與到廝殺之中的時候,戰局已經完全確定下來了。

就連鄭勳睿都不敢相信,足足十五萬的八旗軍,駐紮在山海關到錦州之間,盡管鄭勳睿策劃的是關門打狗的戰術,可他也知道不可能完全剿滅這十五萬人,能夠斬殺十萬人左右,就算是非常不錯了,可從現在獲取的情報來看,第一階段的戰鬥,斬殺和生擒的八旗軍,總人數恐怕接近十三萬人,這等於是全殲了阿巴泰率領的八旗軍。

不過鄭家軍投入戰鬥的兵力也是不少的,前軍五萬人,加上中軍的七萬人,一共是十二萬人,也就是說到了最後的廝殺,雙方的總兵力達到了二十七萬人,這個龐大的數字,想想就讓人感覺到心寒。

戰鬥廝殺還在繼續,鄭家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包圍圈已經形成,圈內就是還在苦苦掙紮的八旗軍,不過這樣的掙紮,已經不可能持續太長的時間了,俗話說得好,兵敗如山倒,現如今的阿巴泰,已經想不到什麼好的辦法,無法挽回失敗的結局了。

鄭勳睿不需要參與到廝殺之中,他身邊的親兵警惕著周圍的一切。

作為皇上,最為鄭家軍的靈魂,鄭勳睿隻要在這裏,就是對鄭家軍將士最大的鼓勵,所有的將士都會拚命廝殺的。

阿巴泰的感覺是徹底絕望,他怎麼都想不到,明明大軍就要衝破鄭家軍的防禦陣形了,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鄭家軍的援軍趕到了,這些鄭家軍軍士加入到廝殺陣營之中,導致了他麾下大軍全麵的收縮後退,讓阿巴泰想不到的是,前來馳援的鄭家軍軍士,並非是全部的主力,一夜過去,看到希望的阿巴泰,再次發起強力的進攻,企圖突破鄭家軍無比堅固的防禦陣形,可是鄭家軍的援軍再次趕到。

這一次,阿巴泰無力回天了,麾下的大軍全部被包圍,隻有苦苦掙紮的份了。

眼看著大軍就要崩潰,阿巴泰幾次企圖自殺,都被身邊的親兵擋住了。

譚泰和索尼等人,勸阿巴泰突圍,這個時候率領精銳的滿八旗和蒙八旗,還是有機會突圍的,畢竟戰場上廝殺的人太多了,可阿巴泰拒絕突圍,他下達了命令,譚泰和索尼率領滿八旗和蒙八旗撤離,迅速將這裏的情形稟報給沈陽的皇太極,其餘汗八旗的旗主,包括耿仲明,和他一道在這裏廝殺,戰鬥到最後一刻。

譚泰和索尼沒有堅持,他們率領部分最為精銳的滿八旗和蒙八旗的軍士,趁亂突圍,經過了一番激烈的廝殺之後,兩人帶著不足兩千的八旗軍士朝著廣寧的方向飛奔而去。

耿仲明也想著撤離,倒不是撤到沈陽去,戰局如此,耿仲明很明白,自己就算是到了沈陽去,也不會有好果子吃了,如此大的失敗,皇太極肯定是勃然大怒,作為漢人的耿仲明,不可能幸免,被投入到大牢之中算是好的,說不定被直接拖出去斬首了。

耿仲明想著撤離之後,找地方隱居起來,大明如此之大,隨便到什麼地方去,都是能夠躲避起來的,至於說錢財,他在沈陽等地收藏了一些,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取出來這些錢財,做一個富家翁,還是能夠過日子的,大清國與大明朝廷之間的爭鬥,與他耿仲明沒有關係了。

可惜耿仲明的如意算盤,絕不可能得逞,阿巴泰身邊的親兵,牢牢看著他,就是防止他趁亂逃離。

耿仲明可舍不得自殺,在他看來,隻要不死,投降鄭家軍也是一樣,反正能夠保住性命。

祖澤潤、劉之源、石廷柱和吳守進等人,則是拚命的廝殺,他們沒有想到投降,巴顏更是不用說了,本就是滿人,這些汗八旗的旗主,都是誓死效忠皇太極的,不管遇見什麼樣的情況,都是不會投降的,乃至於在廝殺接近尾聲的時候,阿巴泰要求眾人各自撤離,祖澤潤等人都沒有答應,他們之中絕大部分以前都大明將領,歸順大清國之後,就沒有了回頭的任何的機會,此刻唯有拚死一戰了。

天色快要徹底黑下來的時候,戰鬥基本結束了。

鄭錦宏、楊賀、劉澤清、王小二、蘇蠻子、蘇從金、馬祥麟和吳三桂等人來到了鄭勳睿的麵前,眾人齊齊的跪下給鄭勳睿行軍禮。

看到眾人的情形,鄭勳睿有些動容了,特別是楊賀,左臂腫的老高,臉上幾乎沒有血色,其餘人也好不到哪裏去,人人身上都有鮮血。

不需要多說,從諸多鄭家軍高級將領的身上,鄭勳睿就知道這場戰鬥如何的慘烈。

傳令兵前來稟報戰況的時候,沒有說到鄭家軍將士傷亡的情況,鄭勳睿也不會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