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玨接到了威廉?溫格,並且親自把這位來自德國的內燃機專家送到皇家國立大學的時候,朝堂之上正在為另一件事爭吵不休,因為五年任期的薊遼前線老總督韓德章卸任回京師告老,所以今的朝堂大議,必須選一個人繼任薊遼總督才行。

“老臣推選王怒作為新一任薊遼總督!王怒作為帝國將領,年輕的時候畢業於法國6軍學院,還常年作為京師衛戍司令部參謀管理皇家第1集團軍,雖然調任山東這兩年名聲不顯,但畢竟是世代將門的王家人,想必能給薊遼帶去一份新氣象來。”作為京師王家的老對手,輔趙宏守的弟弟,工部侍郎趙宏才站出來先難,力薦王家嫡係王怒前往薊遼。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王劍鋒聽到這個舉薦就知道事情要糟。他的這個族兄王怒雖然比他還年長5歲,可是畢竟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在家族內部也並不算是可用之人,前兩年剛剛運作到山東經營地方,沒想到還是被趙宏守翻了出來。

這個王怒喜好金錢美女,雖然位高權重,又有王家作為依仗,並沒有做出什麼太過出格的事情。可是讓這種沒什麼能耐的人去薊遼這種地方,絕對是典型的捧殺行為。雖然王家起勢就是在薊遼,可是誰都知道現在薊遼分支的王家並不和京師王家同進退,這也是皇族運作的最滿意結果。

薊遼總督看似風光,坐鎮奉擁有和後金開市的特權,可是其手中的兵力並不多,甚至可以用少的可憐來形容,真正在薊遼防線上揮作用的,是遼北遼北邊防軍而不是總督府。

“陛下!王怒雖然一直兢兢業業,可是其人能力有限,在京師雖然沒出過什麼問題,卻也毫無建樹。在山東兩年同樣也是年年考評‘中庸’……恐怕,難以勝任薊遼總督這種重要的位置啊。”既然工部侍郎趙宏才開口進言,那戶部侍郎,也就是王劍鋒的二弟王劍山也站出來,抱拳對龍椅上閉目養神的大明皇帝開口道。

“王怒的能力還是有的,去薊遼也是一種錘煉,假以時日必然會為帝國增添一位無雙將才。”有一名大臣出列抱拳對皇帝建議道。

與此同時,兵部尚書葛章斜著眼睛看了王劍鋒一眼,然後又將自己的眼睛垂了下來,這位有著帝國參謀總長之稱的男人略微思索了一下,嘴角就揚起了冰冷的笑容來。因為笑容擠出的皺紋在臉上蔓延,就仿佛是往一口水井中丟下了一枚石子一樣,濺起了無數漣漪。

想定了自己的辦法,葛章走出班位,對著龍椅上的皇帝朱長樂抱拳進言道:“陛下!帝國南進北守的政策,是先皇與老臣擬定下來的既定國策,既然北守基調已經定下,那麼派一守成之人前去,想必應該是萬無一失的,老臣認為,王怒此行,非常合適!”

這種時候兵部尚書的一句話,可比什麼戶部工部這些人大臣的管用的多,何況這種大議朝會上,關於邊防人事調動往往是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可是真正能左右皇帝決定的,隻有兵部和吏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