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佳禾用塑料袋裝了魚,又載了兩箱工廠發的水果,去看望柳智餘。
葉黎忠也在,兩人見到佳禾,都甚為欣喜。柳智餘說他自從來到梅園村,每逢除夕夜,葉黎忠都會過來陪他小酌幾杯,談至深夜。三十多年來,年年如此。
佳禾聽後頓生敬意,說葉叔三十年如一日,真不容易,換做他怕是難以做到。
葉黎忠見佳禾稱呼他葉叔,很是開心,隨後就客氣了幾句。
回到工廠後,各門市部的營銷人員都陸續來到工廠,紛紛來到佳禾的辦公室。
佳禾一邊遞煙,一邊與大家開著善意的玩笑。對於工作,他強調執行力和創造力,提倡製度健全、以製度管人。工作之餘,他從不端廠領導的架子,與員工們相處如朋友,對大家頗為關心照顧,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對於這位年輕的副廠長,大家都折服於他的人品、能力和親和力。也會領略到他風趣幽默的一麵,有時一兩句詼諧風趣的話語,讓人在好笑之餘,回味再三。
十一點過,全廠職工歡聚在食堂。老廠長與佳禾端著酒杯,挨桌向職工們敬酒,向他們表示感謝。
席間氣氛熱烈,其樂融融,直到下午一點才散席。老廠長安排司機將外地的職工分批送到市區車站。
回到辦公室,佳禾便接到了董航的電話。董航說文章已送抵省報編輯部,高主編很是認可,會盡快安排,估計在元宵節左右便能見報。
佳禾謝過董航,隨後打電話給陳濤彙報了上述情況。
陳濤表示感謝,接著又提醒佳禾,春節過後要給他加些擔子,讓他要有思想準備。
佳禾感謝領導的關心和信任,表示服從組織的安排,盡力做好本職工作。至於具體的工作,他也不便問。
陳濤與佳禾通完電話後,便動身前往省城。
當天晚上,陳濤去老領導家中彙報工作。談及梅園開發區的工作設想,陳濤便從包中取出稿件,雙手遞給老領導,說是“小家夥(兩人對佳禾的稱呼)”的最新之作,請他過目。
老領導細看之後,給予很高的評價,說立意文采俱佳,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隨後又指了指額頭,笑說關鍵是這裏,思路清晰,意識超前,邏輯嚴密,這對才二十出頭的“小家夥”來說,實屬難能可貴。
陳濤說“小家夥”的文風即人品,文章通篇上下不見半句無病之shenyin,樸素之中見真章。又說了一些“小家夥”的工作表現和所取得的成績。
老領導點頭說“小家夥”是一顆好苗子,要著重培養,逐步在他肩上加一些擔子。
陳濤點頭稱是,說已經作了相應的安排,文章已送抵省報,元宵節前後見報,對梅園開發區的宣傳,便從“小家夥”的文章開始。
老領導說時不我待,隻爭朝夕,有關梅園開發區的宣傳工作必須盡早進行。文章在元宵節前後見報還是遲了些,屆時他會讓秘書跟進,春節過後便安排見報。
同時,老領導建議陳濤在年後便召開全縣幹部大會,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討論,先在吉和日報進行係列報道,隨後在省報轉載。要把“一個前提,一個抓手”宣傳到位,深入人心,為開發區建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輿論氛圍。
陳濤提出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同時,也要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發揚優良的傳統作風。
老領導對此表示認同,認為這並不矛盾,傳承與創新並重,二者互為前提,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陳濤隨後取出佳禾寫的那幅字,稱讚“小家夥”的字寫得好,詩也選得好,詩的意境跟眼下縣裏的形勢相符,他非常喜歡。
老領導看後,甚是喜歡,陳濤隻好忍痛割愛。
佳禾來到老廠長家,見瞿若蘭、鴻萍和舒婧正在包餃子,便一一問好。三人見佳禾來了,很是開心,熱情招呼著。
瞿若蘭洗了手,端來熱茶,佳禾起身稱謝。
睿睿和豐芸圍坐在佳禾身邊,異常親熱。佳禾從褲袋中摸出兩個紅包,塞到睿睿和豐芸手中,笑道:“睿睿、芸芸,小叔祝你們新年快樂,學習進步,天天向上。”
老廠長起身欲以阻止,佳禾便按住他的肩膀說道:“老廠長您不要見外,佳禾好歹是睿睿和芸芸的小叔。快過年了,小叔給侄兒、侄女壓歲包是理所當然。”
老廠長見佳禾如是說,便不再阻攔。
瞿若蘭說道:“佳禾,請你來聚聚吃頓團圓飯,可又讓你破費,蘭姨不知說什麼才好。”
佳禾誠懇道:“蘭姨,佳禾平時承蒙你們的照顧,身在異鄉卻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表表心意也是應該。”
鴻萍和舒婧分別讓芸芸和睿睿謝謝小叔。佳禾與老廠長也加入了包餃子的隊伍,一家人說說笑笑甚是溫馨。
沒過多久,鴻宇和顧駿,豐震霆和林奇兵、錢之林前腳後跟地分批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