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意外事件(1 / 2)

公元二零一三年八月,這是個悶熱的季節,雲層在天空中不安分地翻騰著,準備隨時製造出雷電和暴雨。

在中華慈濟醫院的實驗樓六樓的一間機房裏,冷氣十足,令人愜意。這裏即將要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實驗。

房間裏有五個人,四個坐著,一個站著。站著的是一個身高在一米八左右,打著領帶,穿著白大褂,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的年輕男子,約三十五六歲的樣子,看上去英氣勃發。

他叫徐白,有著理學和臨床醫學雙博士學位,是中華慈濟醫院神經外科第一病區的科室主任,負責管理整個病區,也是該病區的首席醫生和學術帶頭人。

此刻他正在微笑著講解一台大型儀器的功能。

在聽了徐白的詳細講解之後,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指著麵前的大型儀器問道:“這就是你說的神經信息存釋係統?它能夠完成對神經信息的捕捉、儲存和轉移?”

這位老者名叫周浩德,是中華量子物理研究所的所長,在物理學界大名鼎鼎。

“是的,周老師!”徐白笑著說道,“您的量子運輸理論、超導介質理論以及多維宇宙理論是這套係統的基石之一,也給了我許多靈感,有了理論基礎和這些靈感我才能夠把這個係統建立起來。”

“但是這三者僅僅是物理學的理論而已,現在的物理實驗不能完全證明這些理論的可行性,還需要完善啊!”

“沒錯,這些理論的確需要完善,但是對我的實驗來說卻已經足夠!”徐白自信地說道,“我已經證明了您的理論的可行性!”

“徐主任,我知道你們慈濟醫院的神經外科是大中華地區最棒的,而你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按理說對於你的研究我不該說三道四。可是我總覺得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要想進行轉移一個人神經信息,包括他的全部記憶、學習能力、邏輯能力甚至性格,也就是說將一個人的靈魂從他的肉體中轉移出來,儲藏在這台儀器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一個西裝筆挺,名叫王重德的中年男子說道,“我們所也有類似課題,但是研究一直沒有太大進展,關鍵就在於捕捉神經信息實在太難,更別說儲存了!你要是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那真的是醫學史上的奇跡啊!”

“嗬嗬,王老師,你們人類神經生理研究所不但在中國是最頂尖的,就是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你們發現的神經信息能在不同介質中傳導的現象,也是這台儀器的基石之一!捕捉和存儲神經信息的確很難,所以我發明了一種新材料,用這種材料做出來的神經捕捉係統,能夠誘導出神經信息,並且有吸附和儲存的功能。我相信您在看了演示之後,會打消疑慮的!”

“徐兄,我知道這此實驗的臨床意義重大,對於植物人、重病患者和即將死亡的人來說這是救命稻草!你的構想非常好,先將病人的神經信息儲存起來,等有了合適的供體比如腦死亡患者,再將神經信息植入,使病人獲得新生命。真的是很不錯的構想!但是我還是要問一個老問題,那就是要使這套係統捕捉的神經信息不完整怎麼辦?比如說隻捕捉住了一半的神經信息,另一半還留在體內,遇到這種事情你打算怎麼解決?”說話的人名叫程遠,是徐白的同事,擔任神經外科第二病區的科室主任,哈佛醫學院畢業,才三十五歲,和徐白一樣是個醫學天才。

“程兄的老問題是醫學難題啊!正如你所說,要是這套係統不能完整捕捉神經信息的話,那就是在變相殺人!所以我們設計了量子耦合器,它與神經捕捉係統一起工作能完美地將物質從一個能量場轉移到另外一個能量場,不受時間、空間和介質的影響,不會遺漏神經信息,更不會丟失神經信息!下麵為了大家能更加直觀地了解這套係統的運作方式,我將請出先鋒醫療器械公司的唐奇先生為我轉移一次神經信息。唐先生是資深的電氣工程師,也是一流的軟件設計師,我的這項研究多虧了唐先生的大力協助才取得成果!下麵有請唐奇先生!”徐白說著對著坐在程遠後麵的,一直沒有說話的中年男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此時,窗外閃過幾道閃電,接著響雷一個接著一個。這種突發的自然現象令在場的人都覺得心裏一驚,周浩德更是擔心地建議道:“小徐,外麵電閃雷鳴的,可能會影響到這台精密的儀器,不如改天吧!”

但是徐白卻若無其事地笑笑說:“今天是改變人類醫療史的一天!我們不但可以打敗病魔,還可以征服衰老!哈哈,也許造物主知道了我們要改變他的規定,所以打個雷放些電來表達一下他的憤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