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見酒壇子分配完畢,便說道:“你們盡量去找大一點的河,大河魚肯定多。找當地的老百姓幫忙時要客氣,以他們的意見為準!不要自作聰明!還有一點請大家記住,你們不用太早回來,即便壇子裏都放滿了河豚,也不必急著趕回來!”
關羽又看了看四周,指著前麵不遠處的小土包說道:“你們看,前麵的小山上有棵大樹,這一山一樹很特別,比較好記。而且此地距離營地不遠,大家就在日落之前趕到這裏集合吧!”
“遵命!”眾人高喊道。
“出發!”關羽說著做了一個前進的手勢。
十支隊伍立刻行動起來,四麵出擊。當然,沒有隊伍會笨到往戰場方向走。
在徐白等人分開走之後不久,太陽就露臉了。太陽露臉,劉備也跟著露臉了,當然他不會像太陽那樣耀眼,而是悄悄地帶著張飛和十個鱷魚騎士,找到騎兵隊伍,混在裏麵。
隨著太陽高升,擁有步兵、騎兵的五萬大軍已經完全集結完畢,整支隊伍成長方形排列在廣宗城門正對麵的戰場上,陣勢極為壯觀。攻城器械也已經在陣地上就位,距離廣宗城正門也就三四百米的樣子。董卓的計劃很簡單,就是是集中所有兵力正麵強攻正門,準備硬碰硬地打一仗。這也是他的風格——老子就是比你狠!
董卓雖然好吃好酒好色,殘忍狠毒,但是打仗也不毫不含糊。此時,處於長方形陣形中心位置的他正一邊左右察看,一邊在心裏再次思考了詳細的攻城計劃。他決定把隊伍分成三批,第一批約一萬名步兵帶上絕大多數攻城器械,由李傕指揮實行強攻。如果傷亡過大,或者久攻不下時,第二批一萬名左右的步兵立刻頂上,這批人馬由郭汜指揮。至於包括騎兵在內的約三萬人馬,則是作為第三批也是最後的力量由他親自指揮。他認為,經過前麵兩次瘋狂地進攻,戰鬥力不強的黃巾軍應該會消耗得差不多了,鬥誌什麼的肯定會下降很多,到時候就算城沒攻破,自己指揮剩下的三萬大軍發起最強大的攻擊,肯定能一舉破城。
太陽光越來越強烈,已經強烈到能把盔甲烤熱的地步。騎著高頭大馬站在董卓身邊的李傕已經感受到了這非同尋常的熱力,在摸了摸頭盔之後,轉過頭對董卓說道:“將軍,太陽越來越猛了!不如我們開始攻城吧!以免天熱影響士氣!”
早飯吃得過飽的董卓在打了個飽嗝,放了個響屁之後,慢悠悠地說道:“嗯,我看也差不多了!那就開始吧!”
“鳴鉦!”李傕立刻發出了命令。傳令官立刻將他的命令傳達下去了。
鳴鉦、吹號角、打鼓是董卓的特殊安排。一般來說,別的將領在進攻時大喊一聲“衝啊!”,同時頂多打個鼓助助興。但是董卓不同,他的花樣特別多,非要搞一個交響樂。而且他規定必須先來一陣悠揚的鉦聲,再來一段嘹亮的號角,最後在一通激烈的鼓聲中發動進攻。
現在鉦聲在李傕的命令下響起,聲音的強度和節奏都是董卓喜歡的。董卓聽了一下,點點頭,表示很滿意。過了一會兒,李傕又大喊一聲:“吹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