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回答道:“我叫郭福成。我爸爸是這裏的廚師,負責做飯。因為人手不夠,就把我媽媽、我姐姐,還有我,都帶來幫忙了!”
徐白笑道:“你這麼小能幫上什麼忙啊?你應該去讀書啊!”
“話可不能這麼說!”小男孩很老練地說道,“建造祭祀台人人有責。我能來這裏幫忙,是山神對我的恩賜。我爸爸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機會的。有些人一輩子都碰不上呢!”
徐白覺得這小男孩挺有趣的,便又笑著問道:“那,郭福成,你具體幫你爸爸做什麼呢?”
郭福成反問道:“你聽說過品嚐師嗎?”
徐白故意搖搖頭說道:“沒聽說過!今天是第一次聽說。你解釋一下好不好?”
“哦,這個嘛,其實品嚐師就是主要是負責品嚐飯菜的味道好不好。”
郭福成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馬上又解釋道:“我爸爸說我的舌頭很靈敏,菜好不好吃嚐一下就知道了。所以他覺得這個工作最適合我做了!”
徐白笑道:“嗯,我知道,所以別人在勞動的時候,你就拿著雞腿啃啊啃。”
也許徐白的話刺激到郭福成了。他看了看沒有啃完的雞腿,突然把雞腿扔出去老遠,說道:“其實這是我的午飯,不是我的品嚐工作。”
徐白和郭福成邊走邊開著玩笑,黃善和公孫旺跟在後麵。一路上,有很多正在吃飯的鄉民們在看到他們走過時,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他們。
見到處都是人,徐白心想:為什麼要把廚房建在那麼遠的地方呢?吃飯多不方便啊!還有這些鄉民也真能跑,在廚房旁邊吃不是很好嗎?盛飯也方便啊!為什麼非要在距離距離廚房這麼遠的地方吃飯呢?
徐白帶著這些疑問又往前走了十多米,看見了大帳篷。這所謂的大帳篷其實就是把幾塊長四五米、寬三四米的布綁在樹和樹之間,遮住堆積如山的食物,防止食物被日曬雨淋。徐白視線右移,發現在大帳篷旁邊擺放著一口口煮飯做菜的大鍋和幾張長方形的木桌子。在大鍋和木桌子之間,有幾個人正在忙碌著,白色的煙霧正在徐徐升起。再往前看,徐白發現在這些排成一排的大鍋前麵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山溪。順著山溪往左邊望去,在山溪下遊旁邊的樹林裏大概有三十分多頭牛正悠閑地吃著草,有幾頭牛還在山溪裏喝水。徐白還看到,在離牛群聚集處不到十來米的地方堆放著許多木材,旁邊散亂地放著車輪。看來這是建造牛車和修理牛車的地方。
徐白突然明白了為什麼要把廚房建在這裏,主要是取水方便。而鄉民們人很多,吃飯的時候不願意擠在一塊,就向四周分散,所以才會看到到處都吃飯的人。當然鄉民們也不願意和牛群呆在一起,所以有一部分鄉民就隻能走得遠遠的。
徐白等人還沒有走到大帳篷旁邊,就看到前麵突然冒出一個人一邊向他招手,一邊高喊:“喂,徐兄,這裏呢!來這裏吃飯!哈哈哈,你怎麼才來呢!”
黃善定睛一看,原來是劉鐵蛋,便罵道:“媽的,劉鐵蛋這家夥現在好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