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始《一》(2 / 2)

失去科考資格的第二天,在他最需要安慰和關懷的時候,在他最需要她的時候,他找到她。無數次的等待無果,無數次的閉門羹。終有一次,見到了她:滿眼的刀霜,滿臉的譏屑,渾身的不耐。

他明白:曾經溫柔已隨風,海誓山盟變成空。那些為她寫的詩,為她繪的畫付之一炬;為她畫眉的筆,為她奏樂的琴統統敲碎。大醉兩天,大病一場。

自此,蕭若水性情大變,常常“歌中取醉聊*,冷眼俗世獨傷悲。”也自此,他開始喜歡王寡婦那火辣辣的眼神,隻有她,蕭若水方能感受到被人重視的感覺。

他有恃無恐的出入王寡婦的香閨,迷戀那兒的溫柔、旖旎和激情,喜歡在那兒獲得男人的尊嚴。村人的目光,由譏笑到鄙夷,終變為憤怒。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他獲得瘟神般的待遇,所到之處人群哄散,小時玩伴閉門不納,宗祠祭祀不得旁觀。

但一切都無所謂,他總是一副懶洋洋的表情,似笑非笑,我行我素。學會罵娘,懂得無賴,常常蠻橫,時而張狂。

兩年辛勞,個中滋味無法為外人道,終於還清幹爹的病債,所謂“父債子還”,權當回報十六年的養育之恩。蕭若水長長的出了口氣,親手宰了隻雞,開懷暢飲:酒中有歌,酒中有淚,酒中有醉,哭過笑過喊過唱過,隨後又是大醉一場。

三更醒轉,雖是初夏,夜涼如水。小兒的啼哭劃破寂靜的夜,推窗而望,月色皎皎,如水銀瀉地。心思觸動處,踱步榕樹旁。數百的年輪,在它身上留下刀刻的印記,小村所有的歡樂與悲傷,都融入它的枝葉,小村所有的生離死別,都埋葬於它的根旁。

蕭若水雖是頭疼如裂,心底卻漸漸空明。

往事如煙揮之不去。寒窗苦讀,勤練筋骨。少年誌大,挫折如虎。戀情如歌,琴斷樂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橫眉冷對,自棄自慚。看看這顆老樹,看似枯死的枝葉,逢春又是綠意盎然。思緒及此,蕭若水心靈深處獲得極大震撼。生命的意義究竟是幾何?自棄於此還是放手一搏?

此時的蕭若水,有如打通思想的任督二脈,又像佛道的頓悟。時而汗顏,時而自責,時而煎熬。迷離的眼光漸漸堅定,急促的喘息慢慢平和。曙光漸露,一躍而起,心意已定。

離開家鄉!離開這個曾經無限美好,如今唯有心傷的地方。不,不是家鄉,家鄉是祖先漂泊旅程的最後一站,未知先祖,焉曉家鄉?牛家村,養我而非生我的地方,也許緣分已盡,不然為何沒有一個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嚴厲而慈愛的“老爹”已去,刻骨銘心的“深愛”已去,過往鄉鄰的“溫暖”已去,接下來是否該是自己離去?

去哪兒,遠方嗎,遠方到底有多遠?

江湖。書中有雲:居廟堂之上,處江湖之遠。可見江湖很遠!到底江湖在哪裏?在你的內心深處。

江湖,是強悍生命被排斥在主流社會後的異樣存在,是心中理想無法實現最後固守的滄田。是三教九流彙集之地,是另類名利逐鹿場所。江湖之上流者為武林,下品者謂綠林。

既然不能居廟堂之上,那就處江湖之遠,中間就是凡塵。江湖之成功者藉此回歸主流社會,甚至因此而高居廟堂之上;江湖之強者藉此創造自己的規則,甚者實現自己理想。

既如此,江湖就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就有自己的道德底限。否則何謂成功,何謂強者?

蕭若水不知道這些。他需要改變,需要成功,更現實的是他需要生活得更好。不想生活在冷嘲熱諷中,更不想生活在過去的包袱之中。過去已經過去,無謂再爭執誰對誰錯,責任也無需追究,重要的是以後的路自己負責。

在他心中:江湖就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為銀子而發愁;江湖就是意氣奮發,行俠仗義,快意恩仇;江湖就是可以放棄世俗的眼光自由自在;江湖就是自己放下包袱而可以重生的地方。

他選擇江湖,也是他以前就是個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