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派,怎麼說呢?
華山派怎麼說也是個傳承已久的門派,有起有落。
倚天屠龍時期,華山曾經和武當排在一個集體團隊上,可惜當時的名聲不怎麼好,看看鮮於通那個家夥就清楚了,怎奈電影版中更是將華山的臉麵給丟的一幹二淨。
華山其實並不怎麼不堪,傳自道家門庭,也就是北宋時期的全真教,開派祖師乃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正宗的道家功夫,學起來的話,真叫一個麻煩,耗時耗力。
這一年,華山派劍氣之爭,氣宗雖勝,卻也傷痕累累,劍宗隻剩下兩三個人,從此離開華山,不知行蹤。
至此,華山門派就此沒落,所有的單子都落在了嶽不群的身上,師門養育了他,培育了他,因此他對華山派的情感是很深很深的,為了華山派的崛起,恐怕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典型的應了魯迅先生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這句話。
這一年,嶽不群的師妹寧中則從華山山崖撿回來一個年齡僅七歲的小孩子,嶽不群摸骨之下,下巴驚得差點沒有掉到地上。
這種資質他從未聽過,有生之年他也從未見過,隻要一拜入華山門下,學就門派鎮門神功,定會光複華山門庭。他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華山派的未來。
收為徒弟?嶽不群搖搖頭,他沒有那個資格呀。
怎麼辦?
代師收徒?嗯額,就這個了。
也不管這個孩子有沒有門派傳承,嶽不群一律不認,他就認定這個孩子是他的師弟,醒了之後他就這麼說。
隔天後,這個孩子醒了。
一個大人,一個小孩子,大眼瞪小眼,瞪呀瞪得,瞪到嶽不群快瘋掉的時候,後者應下來了。
沒有出乎嶽不群的預料,果然,這個孩子成為了他的師弟。
“師弟木子見過師兄、師姐!”木子自謙的說了一句。
“師弟不用多禮。”嶽不群的語氣平穩,卻蘊含著欣喜的味道,眉宇間的憂愁也看不到了。
師弟就是門派的未來,必須得保護好。這是他的心裏話。
“師兄,咱們華山派怎麼就咱們三個人?”木子很幹脆的揭開了嶽不群、寧中則兩個人內心的傷疤,把不該問的給問出來了。
“師兄...”
寧中則眉宇間的憂愁抹不過去,這看的嶽不群真叫一個心疼,畢竟美人蹙眉,總會激起有心人的保護欲的。東施效顰,則是一個反麵的教材了。
“唉!”
嶽不群長長一歎,知道終究掩蓋不下去了,便將華山門派劍氣之爭的事情給講了出來,雖然不是一件怎麼光榮的事情,但畢竟是自己的師弟、門派的未來呀。
“好吧!”
華山劍氣之爭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
木子暗暗編排了一句,沒有再揭什麼傷疤,說了一聲,直接找了個房間休息去了。
木子對自己的身份很是無語,時代下的穿越大軍一員,雖然狗血,卻又無比的真實。
對於他來說,加入華山派明顯是有好處的,尤其還是嶽不群嶽掌門的師弟。
這意味著華山派的藏書對他而言完全是開放的,畢竟華山也是道家祖地之一嘛,郝大通就是華山派的開派祖師,肯定會帶來一部分的全真教藏書呀。
他記得沒錯的話,道家的藏書完全就是一種漏洞bug般的存在,君不見北宋黃裳閱貫汴梁皇城內道家藏書,《九陰真經》始成,便大殺四方。還有就是全真教王重陽的《先天功》,聽說還是純陽道人呂純陽的傳承,也是道家的。
由此可見,道經...的確不愧是道經。
好吧,木子也說不出什麼來。
次日清晨。
嶽不群早早就起來練劍了,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刮風下雨,從不間歇,尤其是劍氣之爭後,更是刻苦。
“好香。”
嶽不群深吸了口氣,一股香味直接衝入脾髒,隨後一個冷顫,撒起腳步就往食堂的方向跑去。
“師兄,你來了...”
寧中則恭敬的對著嶽不群行了一禮,指了指站在鍋前動手的木子,無奈的笑了笑。
“師弟,你這是...”
嶽不群苦笑,話說,君子遠庖廚,師弟怎麼就做起飯菜了呢?唉,實在是浪費其天資呀,應該將這功夫用在練功夫上麵才對,我要和師弟細細說說...不過這飯菜...好香呀。
“這是中華料理的巔峰之作,發光料理—黃金蛋炒飯!”
嶽不群、寧中則被那一道朝著四周綻放金色光芒驚呆了。
這真的是炒飯嗎?
那一盤像麥子一樣金黃,卻又晶瑩剔透的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