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海說:“這是用烹煮兔子的鍋煮出來的水,那兔子是我那位獵人朋友,也就是您表兄的鄰居送來的。”
好意
◎文/佚名
“天下沒有無故拍馬屁的人。”我們要時刻警惕那些有所企圖的小恩小惠,以及言辭上的獻媚逢迎。
有一天,一個小偷盯上了一個富裕人家,他想去盜竊一些值錢的東西,最近他窮得手上一個子兒都沒有了。他到富人家看了一圈,發現這家人養了一隻非常凶悍的狗。大凡富裕人家都是如此,他們將狗視為財產的保護神。
小偷沒有放棄,打算再去觀察一下地形,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得手的機會。他故意從富人家門口經過,可是那隻狗特別警惕,沒等小偷靠近就躥了出來,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他,衝他狂叫不止。看樣子,如果他一有什麼舉動,它就會毫不客氣地撲上去。小偷擔心自己力量不及,反而吃虧,隻好灰溜溜地離開了。
小偷絞盡腦汁想辦法對付這隻狗。最後,他計上心來,決定用一些恩惠俘虜狗,轉移它的注意力。於是,小偷買了一塊肉,切成許多的小碎塊,裝進自己的口袋裏,躊躇滿誌地向富裕人家走去。
不過,他還是非常謹慎地從後門溜進去,心想:就算碰見那隻倒黴的狗,我也可以用肉來打發它。那隻狗的確非常警覺,一聽到動靜就出現在小偷麵前了。小偷連忙從口袋裏拿出肉,不停地扔給狗。
狗卻不理會這些美味,凶惡地衝著小偷狂叫,似乎在說:“你快給我滾開些!你的一番好意裏肯定有所企圖,我才不吃你這一套呢!”
小偷見狀,驚慌失措地溜走了,同時還在心裏惋惜自己買的那塊肉。
煩惱箱
◎文/佚名
快樂是一種智慧。與其在自找的憂慮和煩惱的迷宮遭受折磨,還不如為自己找一個個簡單快樂的理由,讓自己慢慢快樂起來。
有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他要求一群實驗者在周日晚上把未來7天會煩惱的事情都寫下來,然後投入一個大型的“煩惱箱”。第三周的星期日,他在實驗者麵前打開這個箱子,與成員逐一核對每項“煩惱”,結果發現其中90%的擔憂並沒有真正發生。
接著,他又要求大家把那些真正發生的10%的“煩惱”重新丟入紙箱中,等過了3周,再來尋找解決之道。結果到了那一天,他開箱後,發現那些剩下的10%的煩惱已經不再是那些實驗者的煩惱了,因為他們都有能力對付。
鐵壺和陶壺
◎文/李光輝
人生活在社會上,選擇朋友伴侶必須和自己誌趣等條件相當的人,隻有這樣才能長久而和睦地相處,而不至於隨時存在分道揚鑣的可能。
陶壺是主人要裝水時買回來的,而鐵壺則是用來裝未燃盡的木炭的。他們先後被主人帶到了這個家裏。隻是在不知不覺中,陶壺和鐵壺都閑著沒事幹,現在就在倉庫裏打發無所事事的日子。
有一天,鐵壺對陶壺說:“我們結伴去旅行吧!”
陶壺不知道鐵壺為什麼會忽然發出這個邀請,而且還要特意邀請自己。陶壺想了想,可能是因為我和它形狀相同吧,可是我們的用途大不一樣啊。思考再三,陶壺還是委婉地謝絕了,因為它知道,老老實實地待在爐火旁是自己最明智的選擇。對自己來講,哪怕稍有點磕碰或出現什麼意外就可能粉身碎骨,變成一堆碎片。
陶壺說:“你要比我硬朗得多,沒有什麼能使你受損,而我就不行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我可以保護你,”鐵壺說,“假如有什麼硬東西要撞到你,我可以將你們隔開,你不就可以安然無恙了嗎?”
陶壺覺得鐵壺說得有道理,就同意與鐵壺結伴上路。兩個三條腿的家夥一瘸一拐在路上行走,稍有磕碰兩者就撞在了一起。陶壺難受死了,還沒來得及抱怨就已被它的保護者撞成了一堆碎片。
兩個故事
◎文/佚名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我們不要隻顧自己,還要記得為別人搬開絆腳石,因為這也是在為自己鋪路。
有兩個故事可以說明幫助別人能夠讓自己受益。
古時候,有兩兄弟各自帶著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隻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上麵。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還有一個故事,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是上尉並沒有立刻臥倒,因為他發現離他四五米的遠處有一個小戰士仍舊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