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所羅門王聽見從花園傳來細微的嗡嗡聲,於是叫人把窗戶打開,過了不久,一隻蜜蜂從窗外飛進宮內,鑽進其中一個花瓶裏去。
所羅門王露出微笑,那隻蜜蜂已經幫他解答了這個難題。
爭論
◎文/佚名
弱者懼怕他人的意見,愚者抗拒他人的意見,智者研究他人的意見,巧者誘導他人的意見。
四隻烏龜趴在河中漂浮的一截枯木上聊天。
第一隻烏龜說:“這塊枯木實在奇妙,它移動時像個活的東西。”
第二隻烏龜馬上糾正它:“不是的,朋友,移動的不是枯木。移動的是流向大海的河水,隻是河水帶著枯木移動罷了。”
第三隻烏龜接著說:“移動的不是枯木,也不是河水。移動的隻是我們心中的感覺。”
三隻烏龜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它們看見第四隻烏龜一直在洗耳恭聽,於是征求它的意見。第四隻烏龜說:“你們說得都對,都沒有錯。移動在於樹幹,在於河水,亦在於我們心中。”
其餘三隻烏龜勃然大怒,因為它們誰都不肯承認自己的說法有誤。於是,三隻烏龜合力把第四隻烏龜推入河中。
三根樹枝
◎文/趙德斌
人的一生不可能順順利利,總會遇到一些風風雨雨。要曆經風雨,就必須把自己磨煉成一個對待困難不折不撓的強者,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
一個年輕男人想要自殺。入夜後,他走到屋後樹林裏,想上吊。
當他把一根繩子綁在樹枝上後,樹枝說話了:“親愛的年輕人哪!別在我身上吊死啊,有一對小鳥正在我的枝頭上築巢呢!我很高興能保護他們。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我就會折斷,鳥巢也就保不住了。請你諒解我,並且也可憐那對小鳥吧!”
年輕人聽了,體諒了他的愛心,就放棄了這根樹枝,找到更高的另一根樹枝。可是當他把繩子綁上去時,這樹枝也說話了:“年輕人,請你諒解我吧!春天就要到了,不久之後我就要開花,成群的蜜蜂會飛來嬉戲、采蜜,這帶給我極大的快樂。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我就會被你折彎到地上,花朵就被摧殘而死,那麼蜜蜂們會非常地失望。”年輕人聽了,隻好默默地攀上了第三根樹枝。
“原諒我吧!”他還沒綁繩子,樹枝就開口了:“年輕的朋友啊!我把自己遠遠地伸到路上,目的就是要使疲憊的旅行者在我的底下得到一些陰涼,這帶給我很大的快樂。如果你吊在我身上,會使我折斷,以後我就再也不可能享有這種快樂了。”
年輕的厭世者陷入了沉思,他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自殺?隻因為我承受痛苦嗎?樹枝都如此熱愛生活,關心身邊的事物,而我……”
於是,他走出森林。
標誌
◎文/王新龍
人生在世,應當保持自己的本色,失去了本色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一隻烏龜在沙灘上曬太陽時,幾隻螃蟹爬過來,它們看到烏龜背上的甲殼嘲笑道:“瞧瞧,那是一隻什麼怪物啊,身上背著厚厚的殼不說,殼上還有亂七八糟的花紋,真是難看死了。”
烏龜聽後,覺得很羞愧,因為它自己早就痛恨這身盔甲,可這是娘胎裏帶出來的,它沒法改變,隻能把頭縮進殼裏,想來個眼不見、耳不聽,還能落得個清靜。
誰知螃蟹們見烏龜不反抗,便得寸進尺,“喲,還有羞恥心哩,以為把頭縮進去,你就能改變你一出生就穿破馬甲的命運嗎?”烏龜沒有應答,螃蟹自討沒趣,於是走了。
烏龜等螃蟹們走後,伸出頭,邁動四肢,找到一處礁石,把它的背部靠在礁石上不停地磨,想磨掉那件給它帶來恥辱的破馬甲。
終於,烏龜把背磨平了,馬甲不見了,但弄得全身鮮血淋漓,疼痛不堪。
這天,東海龍王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宣布封烏龜家族為一等伯爵,並令它們全體上朝叩謝聖恩。
在烏龜家族裏,龍王一眼就瞧見了那隻已沒有馬甲的烏龜,便大怒道:“你是何方妖怪,膽敢冒充烏龜家族成員來受封?”
“大王,我是烏龜呀!”
“放肆,你還想騙朕,馬甲是你們龜類的標誌,如今你連標誌都沒有了,已失去了本色,還有什麼資格說是烏龜。”說完,龍王大手一揮,蝦兵蟹將們就將這隻丟掉本色的烏龜趕出了龍宮。
巨蟒與豹子
◎文/佚名
隻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分得更多的食物。人與人之間本該多一些寬容和謙讓,但卻在互不相讓中爭得你死我活,實在是人世的悲哀。
在一個原始森林裏,一隻巨蟒和一頭豹子同時盯上了一隻羚羊。豹子看著巨蟒,巨蟒看著豹子,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