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完美,接受一個真實的自我。是承認鏡子裏的麵孔和身體就是自己的模樣,你會覺得輕鬆一點兒,感到真實和舒服了。時間不長,你就會體會到自我接受與自信自愛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們學會放棄刻意要求自我完美的想法,接受自我在公眾眼裏是缺乏和不足的地方,才會構建屬於自己的健康思維。
放棄是一種泰然處之的態度。汲汲於名利者永遠不知道滿足。金山銀山,換不來會心一笑;機關算盡,隻留得千年罵名。學會放棄吧。放棄並不完全代表著失敗和氣餒,務實的放棄是為了更少地失去。有時,選擇了放棄,也便選擇了成功和獲得。
請記住赫拉克利特的話,最優秀的人寧願要一件東西,而不要其他一切。就是:寧取永恒的光輝而不要變滅的事物。
君子之交
◎文/佚名
君子之交淡如水。用不著在表麵上情深意切。聚散離合本是人生常態,能拿得起,放得下,銘刻在心就已足夠。
子高遊曆來到了趙國,平原君的兩個門客鄒文、季節都與他相處得很好。子高準備回魯國,許多朋友都來送別。在大家送別過後,鄒文、季節又陪送了三天。
最後分別時,鄒文、季節淚流滿麵,子高卻隻是拱手作揖而已。分手後各自上了路,子高的弟子問子高說:“先生與那兩位朋友關係很好,他們有依戀不舍的真情,為不知何時再見麵而十分傷感,而先生卻高聲說話,隻是拱了拱手,是不是您對他們二位感情不深啊?”
子高回答說:“起初,我還以為他們兩人都是大丈夫,現在才曉得他們並非如此。人生在世,當誌在四方,豈能像鹿或豬那樣總是圍聚在一起?”
弟子又問:“這樣看來,那兩位哭泣就不對了?”
子高說:“這兩位都是好人,他們有仁慈之心,但是在去留、決斷的問題上,就做得不夠好了。”
背筐拾柴
◎文/佚名
背上的筐讓我們感到沉重,因為裏麵裝滿了人生的重負,背上的筐也讓我們快樂,因為裏麵裝滿了人生自我實現的成果。
一個活在塵世中的人在深山中遇見一位背筐拾柴的隱士。於是他對隱士講了自己現在的煩惱:我感覺生活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了,幾乎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我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我想讓自己變得輕鬆起來。
但隱士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隻是說:“你先幫我背上這個筐吧!”
他幫隱士背著筐,一起向前走,隱士不時地撿一些柴放在他背上的筐裏。筐漸漸地滿了起來,這時隱士問他有什麼感覺。他說:“我隻是覺得筐越來越重了。”
隱士說:“這是因為我一邊走著,一邊把柴放進了你的筐裏。你所感覺的生活也是如此。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筐,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你就會感覺越來越沉重。”
他問隱士:“我可以減輕這些負擔嗎?”
隱士說:“工作、愛情、家庭、友誼……你願意舍棄哪一種呢?”
他沉思起來,是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都是沒有辦法舍棄的。
既然沒有辦法割舍。又為什麼要減輕割舍呢?為何不背著裝滿“柴禾”的筐大步向前呢!
三秋
◎文/[新加坡]尤今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散發著古典美的濃情話語,真正讓現代人愛煞。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愛煞這兩句話,因為它十分十分地美麗。
三秋哪!足足一千多個蕭瑟的日子啊!
才一日不見,便有這樣的感覺,兩人感情的深濃,不言而喻。
盡管這是用以表達這麼強烈的愛情,但是,它不露骨、不肉麻。它含蓄得令人心酸,分分秒秒,如年年月月;流走的歲月裏,沒有一絲半點的歡愉;有的,隻是深深如古井、長長如溪水、苦苦如黃連的思念,思念,思念。
盡管語氣裏無怨無尤、不悲不涼,但是,內心世界那種苦澀至極的感受,卻深刻地從每一粒字裏癡癡地流了出來。
這種感受,是很古典的。
現代社會,太方便了,想見便見,又有誰會呆呆地躲在鬥室裏苦苦地思念另一方?
現代生活,也太緊張了,營營碌碌、奔奔波波,又有誰能在手裏抓著一大把用不完的時間,奢奢侈侈地花費在思念這一碼事上?
再說,再說,現代科技的發達也扼殺了許多美麗的情感細胞。
見不著?打電話呀!
想?想什麼?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噯,美麗。美麗啊!這樣美麗的情愫,卻漸成絕響,漸成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