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阪府的衛星城,如今的堺市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
這個城市擁有著巨大的人口數量,將近150W的居民生活在這座大阪的衛星城,其規模甚至比起附近著名的古都京都市還略有超越,曾經還是東瀛前十大城市中唯一以衛星城的身份入選的地方,被這裏的居民傳為美談,即使到現在,也依然被當地人所津津樂道。
可置身其中,你完全無法想象這是一座有著百萬人口規模的大城市。
這裏固然有著大城市所應該擁有的一切——從高聳的大樓,各種造型奇特的藝術建築,還有各種各樣現代化的設施,街道上人們的穿著也凸顯著現代社會的簡潔和幹練。
就算綠化做得很好,可這也並非堺市獨有的特色,事實上經濟發達後的幾十年間,東瀛從南到北在綠化方麵都做得相當不錯,隨處可見的公園和綠地,最多也不過是因為境內河川眾多,讓整座城市多出幾分江南水鄉的味道。
真正讓新八感受到這裏不同的,是他們嚐試融入到這座城市的節奏之後的事情。
“這樣的感覺……真是悠閑。”
一邊啃著新鮮出爐的醬油團子,新八臉上充滿了感慨。
其他幾位少女也差不多是同樣的表情。
拋開現代化都市的那層外皮,彌散在堺市這座城市裏的,是一種安穩悠閑的生活氛圍。
往來的人群無論是準備上班的職員,還是還在學校學習的學生,亦或僅僅隻是路過此處的路人,新八他們很少看到這裏會出現匆匆走過的行人,大家臉上的表情也似乎完全沒有緊張的味道,就連在門口推銷自家商品的店員,語氣中也帶著幾分祥和而少了一點急迫。
這座城市的整體節奏就好像那些時間已經被凝固的鄉下一般,緩慢得讓那些從快節奏的大城市來到這裏的人總是有種與這裏格格不入的奇怪感覺。
說起來別看堺市,乃至於整個東瀛中部地區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末期,可是隨著四百多年前的一次“天災”,整個中部地區都遭受到毀滅性的影響,可以說如今的一切,都是從那場災難過後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可以說比起東瀛其他地區,這裏要顯得更加“年輕”。
可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城市,卻好像被小乘佛教所影響的那些地區,簡直讓人不敢想象,在一個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地區中竟然有著這樣一個神奇的城市。
不要說經濟高度發達的東京都及其周邊區域,便是新八熟悉的,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木葉村和曾經號稱東瀛第一繁華之地的堺町,往來路人的神色和腳步也比如今這座城市更為匆匆。
“為什麼這裏人口那麼多,生活卻那麼悠閑呢?”
“這個問題就算是那些民俗學者都沒能弄清楚,更不要說我這麼個沒什麼見識的婦人。不過比起具體的原因,大多數人還是更傾向於將這種狀態歸結於那場‘異變’帶來的影響。”
“可是和這裏一川之隔的大阪市似乎就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雖然那裏的人似乎有些過於‘爽朗’。”
“既然沒有辦法解釋,那麼我們就直接去‘問題’的源頭好了。”
堺市主城區東端,有一個名為“三國丘”的地方,是堺市非常有名的一處景點,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源於那裏被視為是堺這座城市的發源地。
說起堺這個名字的由來,就如同其本意一樣,是位於古代東瀛攝津、和泉與河內三國(縣)的交彙之處,而最初發起商人聯合的“會合眾”,奠定了堺作為自治都市基礎的,便是位於三國丘靠近和泉國(縣)的堺南莊豪商。
可以說,三國丘地區是堺這座都市的起點。
但真正讓這個地區成為如今堺市,甚至整個東瀛都如雷貫耳,每年都要接待大量遊客的著名旅遊景點的,卻是另外的一個原因。
現在既不是節假日,也不是慣例的旅遊旺季,可是當新八等人在小百合夫人的帶領下,一路步行沿著河邊的林蔭綠道穿越城市公園的時候,卻發現隨著他們逐步接近此行的目的地,附近攢動的人頭也有著愈發密集的趨勢。
“這些人……”
“他們都是去參觀的遊客和信眾,其實今天人還算少的,如果是那些比較重要的祭典日,走到這裏基本上就會陷入到人海之中,那些日子裏,工作人員基本上連續幾天都沒有辦法好好睡上一覺,熱鬧的程度甚至比大多數地方的新年初詣還要超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