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班師回朝 德王駕崩(3 / 3)

北鬥星光照四方,唯有佳人拜封王

自古筵席終盡散,那堪將星落西方

宴到中途傳噩耗,能臣離主到西章

功成偉繼自此空,獨留明君伴薑皇

猶憐渭水知遇恩,到死才知恨長長

世宗在筵席前冊封儀菱畢,晚宴開始,燈火闌珊,君臣共歡。正值晚宴高峰,德裕王府管家張壽奉德王之女綿雲郡主周雁翎之命趕到皇宮向萬歲報喪。禁軍怕驚擾到皇上晚宴就將他阻在了門外,不許進。張壽急的在宮門口轉圈,恰巧武情奉符後旨意去碧女山看望藍靈回來。她看的真切,一眼就認出了在宮門口急的焦頭爛額的人是德裕王府的管家張壽。她見他很是著急,怕是有什麼重要的急事,就走了過去,細聲問道:“您是德裕王府的老管家張壽吧?”張壽定睛一看,回道:“是啊,我是德裕王府的管家張壽。您是符後娘娘身邊的武情姑娘吧?”武情點了點頭,張壽著急的對武情道:“武姑娘,您幫幫忙,勞煩你與這幾位官爺說說,讓我進去吧。我實在是有急事要見皇上啊!”武情看張壽這般著急,知是事情不妙,但是皇宮是重要之所,哪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去得的。縱然他說德裕王府的管家也得事先請示皇上和皇後的。武情想清楚了其中的厲害,忙道:“張管家,看您這樣著急,我也知道此番一定是茲事體大了。但是這裏畢竟是皇宮重地,什麼都必須要事先通報的啊。我也沒那麼大的權利讓你進去。您還是和我說吧,由我趕去報與皇上和娘娘知道。”張壽看了看武情道:“也罷!我是奉了綿雲郡主之命趕來通知萬歲和娘娘的,德裕王爺他—他—他仙去了。”說完便是捶著心窩子痛哭流涕。武情被震了一驚,回過神來道:“您且先行回府向郡主複命幫著處理王爺的後事。我現在就趕去告訴萬歲和娘娘。”於是遍朝內跑了進去,張壽轉頭跑回王府去了!

話說武情急急忙忙跑進宮裏,稟告符後與世宗知道德裕王仙去的消息。這一路都沒能停下來歇息,直到了鳳屏閣門外方才收住了腳步,整理了下衣裳,平複心跳後,才從一旁的角門輕輕走了進去。悄悄走到符後身邊,輕彎玉腰在耳邊先將辦好的事情告訴符後,然後說到了德裕王先去的消息。符後吃了一驚,雙手沒能將酒盞拿穩,‘啪’的一聲摔到了地上,嚇得底下一片死寂,太監宮女跪滿了一地。世宗不知何事,關切的問道:“娘娘,怎麼了?什麼事情居然讓你如此震驚啊?”符後撲通跪到了地上,道:“皇上,剛才德裕王府綿雲郡主派老管家張壽來報,周老將軍他,他,他……”符後說的很是吞吞吐吐,急的世宗道:“周老將軍他怎麼了,你倒是快說啊。”符後淚眼汪汪不知道該怎麼說出來,還是一旁的武情快人快語,說道:“周老將他,仙去了。”“啊”世宗也被震驚了,一下子就癱坐在了龍椅上。百官全部跪倒在了地上,此時在寧予、儀菱、範勇、林驥的心裏麵百味交雜,百感而焦,恨不能立馬飛馬到德裕王府去。過了好一會兒,世宗才回過神來,穩定了情緒,低聲道:“今日晚宴就先到這裏吧,眾卿家也就此散去吧!”說完在符後的攙扶下回宮去了。寧予等人立馬飛馬出宮,趕去了德裕王府。

寧予一行人急趕了一路,總算到了德裕王府。隻見紅燈光弱白燈上,家人小廝換燈忙,隱約見得靈堂上,妻子兒女盡成孀。寧予等人連忙下馬跑了進去,卻見偌大“奠”字擺正上,下麵開國功臣德裕王,一旁跪著淚人雁翎女,忍唄起身行禮忙。綿雲郡主起身向他們行禮道:“家父已故,望眾位將軍與護國夫人節哀。”可憐的綿雲郡主三歲喪母,如今到了十四歲又死了父親,還要自己裏裏外外打理王府的一切,這樣的悲傷下卻還在勸寧予等人要節哀,足見其不一般的懂事、堅強和能幹。看到此情此景,寧予與儀菱在心裏更是苦水橫流,一下跪倒在了靈堂前。儀菱眼裏的淚水不住的往外湧,寧予與範勇林驥雖未能將眼淚流出,但是眼神呆滯一片,眼圈紅的似火一般。一時間,時間仿佛凝固了一樣。像是過了很久,忽門外報:“皇上,娘娘駕到!”雁翎忙起身出去接駕,眾人也都急急忙忙跟出去。

符後從皇宮到德裕王府的這一路上都在落淚,手絹都已經被擦的濕透了。世宗一進門眼圈也就跟著紅了,走到靈堂前看著冰冷筆直躺著的周忠,淚水立馬奪眶而出,悲痛道:“夫何人,遠可比西周薑公,近可稱唐朝魏征。如今離朕而去,要朕如何舍得哉!”聽了世宗這番話,在場所有的人都落淚了!站在一旁的綿雲郡主拭幹淚水,強忍悲痛行禮道:“萬歲與娘娘親自前來吊唁家父,已經是我周家莫大的榮光了。還望萬歲與娘娘不要過於悲傷,萬一若是傷到了龍體和金尊,雁翎萬死不足以謝罪了,家父就是在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了。”世宗悄悄用衣袖拭去了臉上的淚水,轉身對雁翎道:“郡主啊,你且放寬心。周將軍這喪事朕已經安排好了!以後你若是有什麼困難,就進宮和娘娘說。”雁翎行了謝禮,道:“謝萬歲和娘娘憐愛,臣女受寵若驚。”世宗吊唁畢,喚了戶部侍郎前來,道:“周老將軍的喪禮全部由國庫承擔,為期七日,七日後才可出殯下葬,到時朕會和娘娘親自前來送老將軍的。”戶部侍郎連聲應允。世宗接著對眾人道:“周將軍乃是我周朝的開國老臣,真要求這七日中滿朝文武每日一吊,待七日滿後,著喪服到德裕王府門外侯著,共為老將軍送行。這七日就不必上朝了。”然後出門回宮去了。寧予他們這七日來一直都住在了德裕王府,直到周老將軍出殯下葬後才離開回家的。

乘鶴來去本一日,墜落世間已千年。七日之約就要到期了,第七日一大清早,百官皆穿著喪服來德裕王府跪聽侯旨。一盞茶後,世宗與符後相攜帶著一行人徒步趕來送喪。周忠膝下並無兒子,唯有一女便是綿雲郡主周雁翎。隻因周夫人的妹妹與妹夫早亡,留下一個男孩名喚崔元戎,故此留做了子嗣。說起這崔元戎可有一番話說,他本事成都府一戶大商賈的公子,可惜在他三歲時家道中落,父親做買賣賠光了家產,有遇上母親生了場大病,後來也就死了。到了七歲,隨父進京做買賣,不想回天大雨,夜間行路不慎,其父掉落山崖也去世了。後來由周夫人接到汴京,從此便一直住在了德裕王府中。崔元戎自小就很聰明,也很懂事,酷愛讀書,周忠很是喜歡。曾允諾將綿雲郡主配婚於他,並將一生本領全數交與。在周忠的眼裏,崔元戎就是他的兒子。所以今日周忠的靈位便是由他捧著,無人異意。

世宗與符後剛到就遇上德裕王府送喪出門。綿雲郡主上前行禮,符後忙將其扶起,細看她:白色素裝裹玉體,淚眼未幹顯病容。滿麵憔悴何人解,空負豆蔻好韶光。看她如此的憔悴,符後的心都快要碎了。伸手為她擦幹眼角的淚痕,溫聲道:“好孩子,快起來,別多禮了。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看看你都瘦了好幾圈裏,人也憔悴了許多。”綿雲郡主也可是個爭強好勝的主,無論如何她都是不會輕易落淚的。但是越是裝作堅強,越無法掩蓋內心的脆弱。符後這麼短短的幾句話都已經滲入了她的心底,她再也支持不住了,一下子就哭進來符後的懷裏。這樣的情景,任何人見了都會趕到揪心的。世宗看著綿雲郡主也隻能空添無奈,他大聲道:“今日我等一起為周老將軍送行,望老將軍一路走好,起樂!”隨著話音落定,喪樂就開始奏響了,大隊伍浩浩蕩蕩的就朝著墓地進發了!

隊伍的最前麵是兩個家丁拿著招魂幡在前麵開路,後麵跟著兩個手拿黑白無常的小廝。第三排才是綿雲郡主、崔元戎、世宗和符後。在他們的後麵跟著的是老管家張壽,一品護國夫人張儀菱,平西王寧予、天順王林驥和曲平王範勇。在他們的後麵便是德裕王周忠的紅漆楠木靈柩。在靈柩的後麵是德裕王府的家人和喪樂隊,接著便是隨行的文武百官,最後是自發跟來送行的平民百姓。這樣龐大的一支送喪隊伍,足以見得周忠生前地位的顯赫和尊貴,足以見得他生前為人的清正廉明。隨著喪樂一路行,走過護城河,穿過城門,在行了一裏多路到了墓地,經過一番折騰後,禮畢,下葬入土。有詩曰:

長長一隊送忠良

顯盡榮華換榮光

功名青史揚白幡

一抔黃土蓋吾殤

等一切結束後,世宗與符後回宮,眾人也都就此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