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能維護公司利益的員工是相當可怕的,特別是那些身居要職而又居心不良的“精明能幹者”。這種人參與公司的決策、了解公司的秘密,他們的某些行為甚至可能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一個公司所器重所信賴的職員,往往都是那些維護公司利益的人。
一個能力非常強的員工,如果和公司不在一條船上,“身在曹營心在漢”,那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公司不能誠心,具體表現在經常請假,上班時工作散漫,處理私人事情,在外兼職。
一家公司的老板出差了,這一去就是半個月。於是,辦公室裏發生了細微變化,老板走後所有的人似乎都鬆了一口氣。第一天有人開始到處走動,有人開始不時地聊天。過了幾天,大家的話題越來越豐富了,休息室裏有人把喝茶喝咖啡的時間從以前端一杯就走,變成了坐著慢慢品嚐。似乎大多數人都為自己找到了“不用著急”的理由。
又過了幾天,辦公室裏開始出現一些混亂,因為工作畢竟需要集體的合作,沒有了老板的督促,沒有了統一的進度,工作進展就變得十分地緩慢。漸漸地,有人歎息:要是老板在就好了……
在很多公司可能都會有類似的現象出現。作為員工,在工作中必須搞明白你是在為誰工作,你的不負責的行為或許沒有給公司造成很大損失,但是它使你的“自我提升”速度減慢,工作不專心,業績不能突出。所以說,做好工作不隻是在打工交差,而是在提升自己、證明自己。
保守秘密是身為員工的基本行為準則,是事業的需要。秘密關係到公司的成敗,身為員工一定要牢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對保密事宜做到守口如瓶。
作為員工不注意保守秘密,不僅難以取得領導的信任,而且還會被“炒魷魚”,甚至被繩之以法,追究法律責任。如果你守口不嚴,說話隨便,思想鬆懈,說了不該說的話,有意或無意地造成泄密,那麼,輕者會使領導的工作處於被動,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重者則會給公司造成極大的傷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不注意保守秘密是一種極不負責的態度,勢必會使公司在各個方麵處於不利。所以,事關公司的機密,員工一定要處處以公司利益為重,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否則,不經意的一言一行就泄露了公司的商業秘密。
在一次國際性的商貿談判的中間休息時,英國的一位裘皮商人主動給美國的談判人員遞煙閑聊:“今年的黃狼皮比去年好吧。”美國人隨意地應了聲:“還不錯”。那人緊跟了一句:“如果要想買二十多萬張不成問題吧?”美國的談判人員仍不經意地說“沒問題”。
英國商人在不動聲色中掌握了美國有大量的黃狼皮在尋找買家的商情。在隨後的談判中,英國商人以比原方案高出5%的價格,主動向美國商人遞出5萬張黃狼皮的買單。可是隨後就發現有人用低於英國商人的報價在英國市場上大量拋售黃狼皮,當美國商人向其他國家的報價全部被頂回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英國商人是有意用高價穩住自己,使其他的商人不敢問津,以便大量拋售他們幾十萬張的庫存,以微小的代價換了個先手出貨。
每一個公司的辦公室裏都會有許多的文件,除了對外發布的公告之外,任何文件都屬於公司的機密,不可隨意外傳或泄露。公司裏的員工對正在實施的秘密計劃要提高警惕,不使機密外泄,避免走漏消息,給公司造成損失。
對過時的文件或平常處理的普通文件,也不要輕易放鬆,掉以輕心。有時,很難判斷出什麼樣的文件屬於機密,是否要對外公開或保密,但是,作為職員,要明確自己的身份,時刻注意。通常看似普通平常的文件,也容易泄露重要的機密,毫不起眼的普通文件,有可能正是競爭對手想得到的珍貴資料。
因此,隻要是公司的文件,都應該嚴格管理、妥善保存或適當處理。例如,公司裏的員工名單,雖然在企業內算不上是機密的,如果競爭對手一旦得到,卻能從員工的配置情況,推斷出公司的經營謀略或發展方向,有時還可能成為對方挖掘人才的依據,給公司帶來損失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