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子選擇搭在了南城門口,住在南城的多是權貴,治安是僅次於皇宮附近。就算是流民到了這裏,也要規規矩矩地,至少比之別處是如此的。位於城門口,守在城門口的士兵還能看顧一二,在安危上也能有所保障。
第一日,還是隻有靖寧侯府的人在施粥,一日過去,四座城門附近都有了新建的棚子,第二日的時候,則是更多了。靖寧侯府,來的都是姑娘家,不過有隆媽媽帶隊,也沒有人敢多說什麼,或許有,隻在心裏嘮叨。
“姑娘,聽說東城那邊筷子插在碗裏都不倒呢?”姚嵐正在同隆媽媽計算每日所需的糧食,結縷一從馬車下來,就跑到粥棚後麵說她打聽到的事情。
隆媽媽問:“是哪一家的?”
“聽說是汪家的。”結縷道。
“那難怪了。”隆媽媽笑笑沒有說話,
姚嵐則問:“不是讓你去府裏拿藥材,怎麼東城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聽府裏下人說的。”
那估計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姚嵐暗忖每日施粥,她這邊雖不是米湯,但也是半稠的稀飯,就是這樣一日一次,耗米的速度已經讓她心焦。
“大姑娘,真是好人。”
“謝謝三姑娘。”
“四姑娘,再多給一點吧。”
“沒了,就這麼多了,一人半碗,後麵還有人呢。”粥棚前方不斷有人再感謝,心中懂得感恩,想必這人不太壞。
隻是可憐了世道。
“姑娘,你也去吧。”結縷撇嘴,她搞不懂明明這糧食是姑娘出的,別人感謝的都是靖寧侯府,就是其他姑娘得的感謝都要比自家姑娘多。
姚嵐聽了就笑:“你去前麵幫忙,我看今日能早點回去。”她哪能走開,這些名聲她不在乎,真正知道的人總會知道。這一次施粥,姚嵐退到幕後協調整個運作。借著這次機會,她把餘氏安插在母親嫁妝產業裏的人給清理了七七八八,剩下的要麼是微不足道,要麼就是隱藏太深,不是一次就能拔出幹淨的。
她需要的其實就是這個機會,名正言順地拔除餘氏的人手。
姚府的幾位姑娘中,就屬姚瑩最為讓人覺得可親,姚姍太小沒有跟出來。姚偲打小培養出來的氣勢,讓那些流民不自覺地低頭。姚蕾則是不耐煩,熱都熱死了,還要跑出來施粥。要不是姚老夫人、姚經新一再囑咐,她早就不來了。
姚瑩一勺一勺地打著粥,手臂因長時間用力,隱隱作痛。“珍珠,你來替我一會兒。”叫了丫鬟站在她的位置上,姚瑩往右側站了站,左手握拳輕輕捶打著右手臂,忽地聽到馬蹄聲由遠及近。
幾乎就在眼前,姚瑩下意識地抬頭,整個人怔住了。
陽光灑在臉上,暖暖的笑容把心都融化了,一日勞作下來的疲累感瞬間不翼而飛。餘少亭謙和地挑唇笑道:“請問,府上二姑娘可在這?”
“額……在。”姚瑩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往後指了一指,抬眼再去看餘少亭的時候,突然楞了一下。
“餘表哥,找二姐有事?”
餘少亭從馬上躍下,手背輕輕擦著臉上的汗水,自然地笑道:“是啊,找了好久,街上棚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