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命開始的證據大名鼎鼎的作家阿瑟·柯南道爾筆下有位比他本人還要著名的人物_夏洛克·福爾摩斯。這位聰明得像地外生物的大偵探曾經放下話來:“任何罪案的真相都隱藏在線索之下。”依靠這條座右銘,福爾摩斯先生每每能偵破—些看似毫無頭緒的奇案,而這句話也成為了眾多偵探先生的座右銘。
無論是古生物學家或者從事生物進化研究的學者,從本質上來說其實都是偵探。
刑事案件的偵破過程不可謂不複雜—現場勘察、指紋搜集、DNA分析、內查外調……一樣也不能少;紫外掃描儀、DNA分析儀等高科技儀器層出不窮;還要應用邏輯學、痕跡學、人體解剖學、心理學等進行綜合分析,涉及的知識麵頗廣,不得不令人感到高深莫測。事實上,古代生物研究過程的複雜程度絲毫不比偵破案件簡單。
現在,我們對已經滅絕的古生物進行研究,主要依靠對其遺骸形成的化石以及這些化石所處地層的分析,從而判斷出它們的形態、生活習性以及生存年代等。當然,除了少數幸運者能在某日出遊時,在荒山野嶺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跤,撿起一看竟然是幾億年前某種生物身上的部件;大多數情況下,發掘化石的專家們還是需要諸如GPS、遠紅外探測係統等複雜設備的幫助,才能令深埋地底的化石重見天日。而且,在這之後的化石分析過程更需要同位素質譜儀、專業的圖形軟件等的幫助,才能將這些生物殘缺不全的遺骸還原為其生前的模樣,其間更是涉及了大量知識。
現在我們從書上得知暴龍長得如何威猛、猛獁象如何特化、三葉蟲如何有趣、鸚鵡螺如何絢麗……若是沒有在此之前科學工作者們的辛苦工作,這些史前巨獸很可能永遠被深埋在泥土之中。
生命的形成、恐龍的滅絕等一係列謎題雖然得到了解答,但這些解答中仍存在著很多猜測的成分,也許最準確的答案隻有在人類能夠超越光速,發明了時間機器之後,重回那個時代,才有可能得出。可惜愛因斯坦隻給了我們理論上的可能性,並沒有給我們任何技術支持,而且愛因斯坦先生同時也預言,光速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因而,能否回到過去,從而實地進行古生物研究也就充滿了不確定性。
青少年植物百科學者們通過研究推斷,認為早期地球的天氣相當糟糕:暴雨外加電閃雷鳴通常會持續幾十年到數百年,地表的高溫以及原始大氣中占主要部分的氫氣、甲烷等氣體使得當時的地球完全成為了“人間地獄”,沒有人能想象得出生命到底是如何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
感謝化石,它給我們留下了一絲線索,讓我們得以揭開那億萬年前古老世界神秘麵紗的一角。然而畢竟年代太過久遠,環環相扣的線索之間已經出現了斷鏈,這些斷鏈隻能通過一些假說來彌補,比如:生命形成的假說。
通過對一些早期地球生命體化石的研究,學者們認為最早形成的生物結構極其簡單——它們隻有一個細胞,僅含一條用來合成生命活動必需的蛋白質的RNA鏈。195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米勒,在其導師尤裏的指導下,進行了模擬原始大氣中電閃雷鳴的實驗,得到20種有機化合物,其中不乏氨基酸、核酸等生命的基本組成材料。實驗的成功大大鼓舞了科研人員,他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化學演化說”。
接下來他們要解決的就是解釋原始生物如何適應氧氣缺乏以及高溫環境的問題了。在此之後的幾十年間,隨著一些厭氧或耐高溫原始細菌的發現,完美地給該理論缺陷打好了“補丁”。科學家認為這些厭氧或耐高溫細菌很有可能是最原始的生物,因為它們完全可以適應早期地球的惡劣環境。
隨著天文學以及物理學的發展,人們將生命的源頭放眼到宇宙之中。通過對星雲、隕石以及彗星等成分的分析,科研人員發現其中居然含有機物質,而早期地球由於大氣層比較稀薄,隕石以及彗星少了這層阻隔,成為地球的“常客”,而複雜的有機物也就被帶到了地球上。這就是生命起源的另一個著名假說——“宇宙外來說”。
生命體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非準備好所有條件,生命就能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生命是一個融合了各種偶然因素以及一係列複雜過程的奇跡,它可能是一堆無生命的東西經過“電擊”產生,也有可能是“宇宙旅行者”留給地球的神秘“禮物”,甚至可能是由於更離奇的、我們人類根本無法解釋的原因而產生的。
然而,不管成因究竟是什麼,生命畢竟產生了,而且熬過一個個難關存活了下來。它們默默進行著最為簡單的代謝活動,等待著下一步進化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