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守護人民的鋼鐵長城(5)(3 / 3)

5月13日淩晨1點,某紅軍師的官兵急速趕到北川縣城的時候,到處一片漆黑,隻聽到山上石頭滾落的聲音和遇難群眾的呼救聲,官兵們不顧勞累饑餓,立即投入搶救遇難群眾的戰鬥。他們隻有一個念頭:救人!

在一棟坍塌的房屋前,官兵們聽到廢墟裏有孩子在呼救,聲音很微弱。官兵們趕緊用雙手扒開瓦礫和磚塊,透過縫隙看到一位遇難的母親,她僵硬的手臂還緊緊地護著自己的孩子。官兵們看到這一幕,無不動容。小女孩這時候身體已經非常虛弱。官兵們趕緊從縫隙中給她喂水。小女孩著急地問:“叔叔!我什麼時候能出去啊?”黃連長說:“小妹妹!咱們數數吧,從1數到200,你就可以出來了!”

小女孩天真地用稚嫩的聲音開始數數,每數一個數,官兵們的心就緊縮一次——能救出小女孩嗎?小女孩的聲音越來越弱,官兵們的心揪得越來越緊。這時候,餘震又發生了,碎石土塊不斷地砸在官兵們的身上、背上。大家完全不顧,一心想把小女孩救出來。官兵們拚命地用手挖、用手刨,終於把小女孩從廢墟中救了出來。10多名官兵,踏著泥濘的山路,護送小女孩到救濟點去搶救。快走到山口的時候,正好碰上前來視察災情的溫總理。溫總理見狀急忙走到路邊,給小女孩讓開一條通道。

5月14日23時10分,濟南軍區某步兵旅奉命火速趕到一個叫銀廠溝的地方進行救援。銀廠溝在震前是一個國家4A級旅遊區,縱深30多裏,有800多家賓館,地震後全部垮塌,當地的不少村民和遊客急需救援。

先頭官兵向旅長唐岩峰請示:“哪裏是主攻方向?”旅長回答說:“老百姓的求救聲就是主攻方向,哪裏有幸存者就往哪裏衝!”部隊來到一個叫響水溝的地方。突然,一個10來歲的小女孩抱住旅長的腿,哭喊著說:“解放軍叔叔,快救救我的爸爸,他還被壓在下麵!”旅長一把把渾身都是泥濘的小女孩拉到懷裏,心想,自己也是一個父親,怎能眼看小女孩失去父親呢?還沒等旅長命令,戰士們就衝了上去,用手扒,用鍬刨,可是,小女孩的父親已經停止了呼吸。小女孩趴在父親身上痛哭不止,旅長含淚下了一道命令:“加快速度,不惜一切代價,就是用手扒,也不能落下一個幸存者!”

在陡紅岩附近,一個村長來報告,山上還困著4位老人。陡紅岩那兒到處都是懸崖峭壁,一條僅有的羊腸小道也被震落的山石堵塞。偵察連長帶領5名偵察兵用砍刀在荊棘叢中開辟通道,在陡岩峭壁上放下繩索,10幾名搶救隊員緊緊跟在後麵,經過了3個多小時,4名被困老人終於找到了。4位被困老人找到了,可是,怎麼送下山來呢?4位老人兩位腿部受傷,還有一位80多歲了。請求直升機支援,聯絡不上,情況很緊急。旅長指示偵察連長,不管采取什麼辦法,一定要盡快把老人送下山去。突擊隊員們用背包帶把老人捆在背上,前後兩個戰士護著,貼著岩壁,拽著繩索往下背。餘震不斷,突擊隊員把老人擋在身下,任憑飛石砸在自己身上。4個小時以後,4位老人被安全送下山,可突擊隊員人人都掛了彩。在山下望著這一幕救人情景的群眾都感動得掉下了眼淚。

在一座四層樓的廢墟裏,戰士們看到殘垣斷壁上還掛著大紅喜字,老鄉們說:“地震時正在辦喜事,人都被埋了,真慘啊!”旅長下令立即搶救。鋼筋水泥的樓板和倒塌的牆壁層層疊疊壓在一起,老鄉們心痛地說:“不要把戰士們累壞了,壓在下麵的人已經……”旅長堅定地說:“災情不等人,我們多堅持一會兒,就可能多救出一個幸存者。”

戰士們顧不上吃飯,休息。輪班挖掘,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救出一個叫何燕蘭的老人,這位老人已經被埋139個小時。老人的兒孫們緊緊握著旅長的手說:“我們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感謝解放軍,你們是我們家的恩人啊!”

解放軍是人民的兒子,是人民的親人,是人民的恩人,是人民最值得信賴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