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了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之最(1)(1 / 3)

最古老的人類足跡

30多萬年前,有三位遠古人類攀登一座火山斜坡,在火山灰燼中留下他們的足跡化石。這些足跡出現的時代一旦被證實,那麼它們將成為我們人類祖先最早留下的足跡。

帕多瓦大學的Paolo Mietto和他的同事對意大利南部的這座火山上的足跡進行調查。Mietto說:“這些足跡出現在火山岩上,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所以在當地被稱為‘魔鬼的足跡’。”

科學家說,這些足跡是在一次火山爆發中變成化石的。利用輻射測量技術發現,它們已經有325 000年至385 000年的曆史。其中有一人留下27個腳印,呈“之”字形,這可能是為了下坡更容易。另外一個人留下19個足跡,呈輕度曲線狀,但偶爾還有手掌印,可能是徒步者為了避免滑倒而用一隻手扶著地麵。第三個人留下10個間隔均勻的印跡,呈直線狀。另外,還有兩個動物的足跡,可能是狗或狼留下的。

這些人類腳印長大約為20厘米,寬大約為10厘米。通常腳的長度與身高的比例是15%,那麼留下腳印的這些人的身高隻有135厘米。

假如這些足跡出現的時代被證實,那麼它們可能是海德堡人留下的。因為在60多萬年前他們就已經進化,並且從非洲遷徙到歐洲。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的Chris Stringer教授認為,足跡的製造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世界上最早的人類用火遺跡

有什麼證據表明世界上是古人類最早用火的?理由最為充分的是我國元謀人和北京人遺址。雖然曾傳出俄羅斯考古工作者在西伯利亞發現了150萬至200萬年前古人類用火的痕跡,但這隻是根據原始人遺留下的工具碎片來推斷的,既沒有同時出土古人類骨骼,也沒有明顯的用火遺跡,因此很難科學地作為確定的依據。

1930年,我國考古學家發現了北京人用火的遺跡。考古學家首先發現有被火燒過的鹿角,然後又陸續發現北京人洞穴遺址有很厚的灰燼層,最厚的灰燼層深達六米,而且還埋有經火燒過的石塊和骨頭。灰燼的底層多為黑色物質,據化驗是草木炭灰。以上遺物遺跡都說明,北京人確實已經能掌握和使用火了。

北京人遺址的用火遺跡,一直被中外史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明。然而,1973年我國考古學家又發現了元謀人的用火痕跡。這把人類用火的曆史又提前了100多萬年。

1973年冬,學者在發掘元謀人化石產地時,不僅找到了舊石器時代的石器,而且還在地層中找到大量炭屑,炭屑最大的達15毫米。伴隨著這些炭屑的還有動物化石、用火燒過的骨頭和石器。因此,我國考古學家又得出一個新的結論:“我們認為從元謀人化石層裏找到了可能是目前已知的人類用火的最早證據。”

除此以外,據考古學家新的信息,在距今約180萬年前的山西芮城、80萬年前的陝西藍田,也曾發現了古人類用火痕跡。這都說明我國不僅是世界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人類用火遺跡的國家,而且發現的材料證據也較之其他國家豐富。這是我國考古學對世界學術界的重要貢獻,也是我們值得自豪的一項考古成就。

人類最早的指紋

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國痕跡檢驗專家趙成文教授在西安半坡遺址發現了一個7 000年前的人類指紋。據報道,作為這個指紋的發現者,趙成文教授決定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發現人類最早指紋的人。

1988年,趙成文教授在西安講學時,到距今7 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遺址進行了考察。遺址現場有許多陶製的壇壇罐罐的碎片,這在許多外行人的眼裏是不值得一看的。但作為痕跡檢驗的專家,趙教授卻對那些壇壇罐罐情有獨鍾。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後,趙教授發現其中有四個陶罐的碎片上似乎有人類的指紋。他輕輕刷掉陶片上麵的灰塵和泥土後,其中一個陶片上清晰地露出了一個7 000年前的製陶人左手大拇指的立體指紋!

隨後,趙教授與該遺址的主管部門進行了交涉,將指紋拍了照片,並製成了指紋模型帶回沈陽。

那是一個細小的指紋,借助放大鏡的幫助,可以發現上麵的一些汗孔。趙教授向記者介紹說,指紋很細小,製陶者可能是女人或是十多歲的小孩,不過指紋上顯示的信息表明,這個指紋的汗孔比現代人的要大要密,而且指紋也比現代人密一些。現代人的指紋線是每厘米有17條左右的紋,而陶片上的指紋則有19條之多。盡管有這些細小的差別,但總體上這個指紋與現代人的差別不大,這說明人類在7 000年前已進化到與現代人差不多的生理情況,隻是有文字的文明史短了一些,沒有對這個時期的社會情況有所反映。

吉尼斯世界紀錄申報中心的唐日鬆主任說,趙教授的申請符合吉尼斯“有趣、客觀”的要求,中心可以受理。但趙教授需向中心提供兩份材料:一是7 000年前的人類立體指紋的照片;二是出具半坡遺址文物部門的證明,證明這個指紋當時就在陶片上,而且是7 000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