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鴇主要以嫩草為食,秋收季節,有時也成群地飛到農田裏,啄食穀粒、大豆及其他農作物。春天,也有大鴇飛到地裏撥食作物苗。春末夏初,它們分散到草原上開始繁殖。巢很簡陋,在草原上偎一淺窩,內鋪些細軟幹草即成。雌雄輪換孵卵,此時它們的警惕性很高,一鳥在巢內孵卵,另一鳥作警戒,以防敵害侵襲。草原上有一種鷂,是大鴇的大敵,尤其對幼鳥的威脅更大。
鴇鳥的肉味鮮美,在野味中為公認的上品;羽毛鮮豔別致,出口國外供做裝飾品用,深受歡迎。
孵化期最長和最短的鳥
鳥類繁殖期間,雌鳥產卵於巢內後,往往需要孵卵,才能使卵孵出雛鳥。孵化期的長短,因鳥的種類不同而有差異。孵化期最長的是信天翁,通常要75~82天。這種鳥從雛鳥發育到性成熟過程也最長,可遲至9~12年。孵化期最短的鳥可能是蠟嘴鳥,隻要9~10天。
孵卵的任務一般由雌鳥承擔,在此期間雄鳥銜食飼喂孵卵的雌鳥。此類鳥中最懶惰的要數雄性蜂鳥,全部孵化和育雛任務都由雌鳥承擔。而新西蘭的無翼鳥則相反,它的卵出奇巨大(400~435克)。幾乎相當於雌鳥體重的五分之一,在75~80天的孵化期裏,全由雄鳥承擔孵化任務。
唯一需要冬眠的鳥
自然界中有的動物冬天是需要冬眠的,像大黑熊、蛇和蟾蜍等。可是人們都不怎麼知道鳥類中的個別種類也有冬眠現象,白胸秧雞就是這種獨特的鳥。
白胸秧雞又叫苦惡鳥。白胸秧雞上體黑色,麵部及下體白色,屬於小型涉禽鳥。它們平時多棲息於沼澤、池塘、稻田附近的灌木叢、小竹林等地。清晨和傍晚常能聽到它們的鳴叫,在繁殖季節,從早到晚幾乎都可聽到叫聲。
每年4月初,苦惡鳥就開始在灌木叢和蘆葦叢中營巢。每年產卵兩窩,每窩3~9枚卵不等,卵殼呈土白色或土黃色,上麵帶有褐色斑點。孵卵由雌雄鳥共同擔任。入秋以後,苦惡鳥結束了繁殖生活,幼鳥已經長大,可以獨立生活了。這時,它們的活動反而更加頻繁,每天不知疲勞地四處尋找食物,好像永遠吃不飽似的,吃得個個膘肥體胖,甚至飛起來也覺有些吃力。這也難怪有的人專在這個時候去捕捉苦惡鳥食用。
初冬季節時,天氣逐漸變冷,胖乎乎的苦惡鳥個個急於選擇幹燥的石洞或泥洞,鑽到裏麵冬眠。白胸秧雞在洞裏冬眠時不吃不動,或很少活動,呼吸次數減少,血液循環減慢,新陳代謝減弱,它們盡可能減少消耗體內的營養物質,憑借貯存的脂肪來維持生命。
春天到來時,秧雞又在洞中逐漸蘇醒。它們經過三個月的冬眠,身體虛弱多了,走起路來都有些搖晃,不能飛行。一個星期過後,白胸秧雞的體力就能夠得到恢複,能夠正常飛翔了。
飛得最遠的鳥
從古代起,人們就注意到候鳥的遷徙現象。它們年複一年秋去春歸,幾乎成了季節變化的標誌。
候鳥在遷徙中究竟要飛多遠呢?據說1740年,有人在鳥的腿上縛環,然後將它們捕捉,以研究候鳥的遷徙現象。有的國家迄今為止已經積累了幾千萬份資料,從中人們了解到大部分候鳥都飛得非常遠。而其中飛得最遠的冠軍應屬北極燕鷗,它們要從距北極點僅700公裏地方飛到南極,往返行程達四萬公裏。澳大利亞羊鳥也可以與之媲美,它們從塔斯瑪尼亞附近經日本飛到白令海,再沿美洲西海岸返回,整整繞太平洋一圈。
此外,有些小候鳥的飛行能力也很驚人。如北美洲的黑鸚鵡要從加拿大飛到南美洲,往返行程達16 000公裏。其中要不著陸飛躍寬3 500公裏的海麵,這段艱難的海上飛行持續86小時,相當於一個人以平均每15秒鍾跑完100米的速度不間斷地奔跑80個小時。
嘴巴最大的鳥
在阿根廷與墨西哥之間的熱帶森林中,生活著一些鳥。它的外形像我國西雙版納的犀鳥,但嘴的部分要比我國的犀鳥大得多。特別是分布在巴西亞馬孫河口一帶,有一種體長有60厘米的鳥,它的嘴長就有24厘米,嘴寬竟達9厘米,因為這種鳥嘴大得出奇,所以叫它巨嘴鳥。
它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鳥。雖然它的嘴長得大,但嘴的重量還不到30克。因為它的嘴外麵是一層薄而硬的殼,中間貫穿著纖細、多孔隙的海綿狀的骨質組織,裏麵充滿著空氣,因此對巨嘴鳥來講並無沉重壓力。
巨嘴鳥以果實、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有時也以小鳥和鳥卵為食。它以樹洞為巢,一次產卵2~4枚。
尾羽最長的鳥
在看京劇一類古裝戲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在一些武將的頭盔上飾有一對長長的羽毛,這羽毛使武將顯得更加威武。這長長的羽毛,就是一些鳥類的尾羽,最長的足有1.4米。
這些長長的尾羽,取自長尾雉。長尾雉又稱山雞或山雉。它們一般生活在海拔600~2 000米的高山地區。由於尾羽很長,起飛時它要先高飛,待超過樹冠高度後再加速向前飛去。降落時,它利用長尾作控製,把身體向後一轉,便平穩地落在樹枝上,真像一名技藝高超的雜技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