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結識楚人伍子胥(1 / 3)

孫武和家人住在穹窿山,過著自耕自作的隱居生活。山塢中平疇田陌可供耕作,宜於農桑,適於飼養禽畜,種植菜蔬。

雖說這裏濃蔭蔽日,溪泉潺潺,卻並不太潮濕,高地茅舍,僻靜幽深,交通都非常便利。孫武除了幫助家人從事耕作,幹點農活,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兵法研究上。

孫武離開齊國時,把自己喜愛的古兵書和自己撰著的兵法十三篇,全部帶到了吳國。輾轉了好幾個月,現在終於可以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和研究了。他不停翻閱著這些古兵書,對自己撰著的兵法十三篇一遍又一遍地進行著修改。

有時候,孫武獨自一人走出茅蓬塢,深入吳都的街巷、集市、茶樓、酒肆,廣泛接觸各階層的人士,與他們交朋友,傾聽他們講述吳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曆史及現狀,了解各諸侯國,特別是周邊楚國、越國等幾個諸侯國的近況,探尋幫助吳國實現富國強兵的發展策略。

孫武還花費大量時間,對穹窿山及其周圍的太湖、其他群山等環境進行了實地勘察,掌握了翔實的地理資料。

孫武把掌握、了解來的吳國的一些具體情況,比如吳國和楚國的關係等,充實進兵法十三篇中去,使兵法十三篇更符合吳國國情,更適合吳王及吳國官員的趣向。孫武堅信,吳國就是他建功立業的地方,就是他實現全部理想的地方。

就這樣,在茅蓬塢隱居的日子裏,孫武一邊外出考察吳國的地形和風土人情,留意著吳國宮廷的動靜,一邊結合著對吳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分析,對自己的兵法十三篇進行著修改和完善。

當時孫武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吳王的身上,盼望有一天能夠得到吳王的重用,好施展自己平生所學,幫助吳王創立千秋偉業,實現自己的宏大理想。孫武在靜靜地等待時機。

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孫武結識了伍子胥。伍子胥也就是伍員,他的字是子胥,當時的大國楚國人,因為父親伍奢得罪楚平王,結果被滿門抄斬。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與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殺死,伍子胥僥幸逃了出來。他先是去了宋國,後來又逃到鄭國。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幾經輾轉跋涉,度過千難萬險,終於來到吳國。

伍子胥來到吳國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吳王僚的哥哥公子光發現,並將他收為門下。就在伍子胥退耕於野,暗中為公子光尋找勇士奪取王位的日子裏,結識了孫武。

這一天伍子胥實在難受,在家中如坐針氈,胸口如有磐石重壓。索性帶了幾名家丁騎馬攜弓去郊外狩獵。伍子胥興致不高,一個多時辰隻射殺了一隻野兔和兩隻野鴨。

抬頭看,暮色蒼茫,潮濕的霧氣開始彌漫。這時家丁突然興奮地大叫起來,順著家丁手指的方向望去,一隻潔白的仙鶴在低垂的夜色中緩緩飛來。

伍子胥迅即張弓搭箭,利箭刺破夜霧擦著仙鶴的翅膀掠過。再一支,射偏,再一支,再偏,鶴仍在緩緩向南飛。

最後一支,仍然射偏。

鶴仍在緩緩地飛,低低的,似乎一伸手就能抓到。伍子胥懊惱,將弓拋向遠處,扯下箭囊摔在地上,催馬向鶴飛去的方向飛馳而去。

鶴繼續南飛,南麵就是羅浮山。伍子胥不顧家丁在身後大喊勸阻夜入深山,他現在把一腔憤懣全撒在這隻怪異的鶴身上。他現在沒心思考慮前麵是凶還是吉。

馬踏上蜿蜒山路,鶴並未隱入山林,而是在前麵時隱時現,夜色映襯下白得很醒目。前麵是羊腸小路,崎嶇的石板路上凝出薄薄的夜露,蹄聲不再清脆,馬蹄開始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