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聞言忙回去洗臉換衣服,準備帶著燁兒去落漓那邊湊湊熱鬧。
“王妃,這個李氏成不了事。”欒碧一向是她的心腹,說話自然比旁人隨意。
“當初我抬舉她就是因為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原指望六小子封了世子,她也是個好拿捏的。如今隻能指望她把這灘水攪渾,別讓那兄妹太得意。我就是要讓她們知道,想要保住世子的身份站穩腳跟,還是倚仗我和王爺!你要暗中多跟李氏接觸,關鍵時候給她鼓鼓氣。”老王妃不愧是老謀深算,總是能在任何環境下迅速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落漓的碧雲軒來來往往,不僅主子,但凡是上得了台麵的奴婢也都趕著過來恭喜。大老遠便能聽見裏麵傳來說笑的聲音。
皇上一道聖旨,整個京都都沸騰起來。禦史接二連三的上折子,滿紙的引經據典,總而言之就是請皇上收回成命。皇上卻全都置之不理,心煩了把鬧得最凶的禦史發配邊城,眾大臣這才不敢再提出異議。
落漓和落天上了族譜,漣兒的名字也出現在皇家玉牒上。景王爺帶著兄妹二人進祠堂拜過祖先牌位,這才算是完成認祖歸宗。忙活完這些也到了除夕,每年都是兄妹二人在一起守歲,今年卻變成了一大家子人。
老王妃在榮禧堂擺下幾桌酒席,都是家裏人就不用講究男女避嫌了。老王爺帶著兒子、孫子一桌,王妃帶著兒媳、孫女一桌,另外在廊上設了兩桌慰勞有體麵的奴婢。廚房那邊也預備下酒菜,不過都是些粗使婆子、三等丫頭罷了。
“今個兒是除夕之夜,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守歲不必有太多講究。敬酒祝詞之類的就免了,每年都是這些俗套光想想都夠了。”
王妃聽了忙笑著說道:“孩子們都大了,又在學裏念了幾年的書,不如我們就出謎語。猜中的有壓歲銀子,出得妙的也有好處。”
“極妙!”聽見景王爺讚同,旁邊侍候的丫頭忙準備筆墨紙硯。晏煒見了暗自皺眉,他最不喜讀書,平日裏不過是害怕父親的棍棒才捧著書做做樣子。教書的先生拿著人家的銀子,自然會揀好聽的話說,所以他總能蒙混過關。眼下竟然要當著眾人的麵出謎語,這下可要露餡了。
老王爺不想拘著孩子,不限製時間誰寫好了誰交上來。丫頭把這些謎語掛在屏風上,誰有興趣便可以猜了。
甜姐最先想到一個,走到一旁寫起來。緊接著是落天和落漓,隔了一會兒晏灼也得了一個。晏煒見了急得抓耳撓腮,也假裝走到一旁捏著筆卻寫不下去。
“看你想了半晌,怎麼一個字還沒寫?你在學裏學的最久,都學什麼了?”子寧皺著眉頭喝道。
他嚇得一哆嗦,忙胡亂寫了一個交上去。
王妃見了忙說道:“大過年也不讓孩子樂嗬隨意,顯老子的威風不在這一時!被你這一嚇,想好的謎語也該忘記了。”
晏子寧聞言不敢再言語,踱到屏風跟前看起來。
“雨後山色渾入睡,打一字。”他笑著說道,“雖然淺顯卻不落俗套,灼兒年紀不大已經嶄露頭角他日必能蟾宮折桂!”
晏灼聽了忙自謙,劉氏卻笑著說道:“他大伯也太高看你侄兒了,灼兒不過是喜歡讀書,念得多了自然就會一兩句。平日裏看到他小大人似的坐在書房做文章,我還嫌他太老成。還是煒兒活潑機靈有孩子樣,俗話說孩子都是別人的好真是不假。”
老王妃聞言頓時皺眉,大伯說話哪有兄弟媳婦隨便接話的道理?看著旁邊的晏子安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她心裏不由得暗罵,沒能耐的玩意兒,把媳婦慣得沒規沒矩!
子寧這個大伯能說什麼?他假裝沒聽見,倒是史氏笑著接道:“侄兒和兒子一樣,這裏哪有別人家的孩子?咱們家孩子少,個個都是寶!”
劉氏聽了扭頭撇撇嘴,暗道史氏心口不一。她一直嫉妒史氏管家,總覺得她中飽私囊,不過自己始終沒抓到證據。她夢想著有朝一日掌握真憑實據,在大夥麵前拆穿史氏的真麵目,看史氏還說侄兒和兒子一樣的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