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牛人”出場(1 / 2)

他就是深圳近幾年來在房地產業呼風喚雨的業界新秀——深圳市俊彥地產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俊強.他以長袖揮舞的氣勢統領著俊彥集團在短短的三年間,創造了深圳地產業界的奇跡,以500萬元的資本起家,靠著與眾不同的商業操作手法,心狠手辣的,先後打造了深圳第一個超過25平方米的大型人文社區地產項目康橋中和小區、第一個提出已歐美建立現代都市生活的歐陸風情大型住宅項目、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的水榭莊園高檔別墅群等等,一大批在深圳市乃至在全國赫赫有名的地產項目。其中康橋中和花園還被評為“1997年度建設部最佳工程建設質量大獎”。

去年更是以32歲的年齡榮登“深圳十大地產精英榜首”寶座,被國家級著名的財經類雜誌《中國財富》評為“1998年最具個人魅力的商界領袖”。同時,還分別榮獲了深圳市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頒發的“十大傑出商業奇才”。

而俊彥集團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三年的發展公司總資產已經超過2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深圳地產業界的巨無霸,已經有人將俊彥集團和千科集團共同推舉為深圳地產業界的泰山北鬥,李俊強也隱隱有取代千科集團的董事長黃天祥成為深圳地產業的領袖的趨勢。

在李俊強的推動下,深圳地產業逐漸地引入了香港模式,歐陸,美洲情調等國內首創的銷售和房地產營銷策劃新思維。李俊強的鐵腕和個人魅力也吸引著眾多的地產精英加盟俊彥集團,麾下擁有深圳地產營銷“五虎將”之稱的三位營銷高手:集團副總裁康風、集團營銷策劃總監劉振華、集團副總裁袁錫。

可以說李俊強乃至其所領導俊彥集團已經在事業的頂峰狀態,由於俊彥集團的快速崛起,李俊強又以異常狠辣的手段先後吞並了7、8年中型房地產企業,使他成為整個深圳地產業界談之色變式的人物。

俊彥集團的快速發展也和千科集團的業務拓展產生了衝突,雖說在公共場合李俊強對於黃天祥是極為尊敬和推崇的,但是在私下裏俊彥集團的上下都認為李俊強是唯一能夠取代黃天祥成為深圳市房地產商會會長的人選。

而千科集團依然在市政府和深圳房地產業界有著無比尋常地位,千科集團依舊是人們心目中的老大地位,董事長黃天祥依舊是深圳地產業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兩家大型地產公司競爭不可避免的開始了,首先去年5月在深圳市國土局關於福田中心區開發權項目的招標中,俊彥集團僅僅以1000萬元的價格棋差一招,被千科集團搶走。當然俊彥集團不可能善罷甘休。在9月份深圳市政府為解決廣大低收入人群中而準備開發的北環大道龍珠安居工程項目中,星彥集團終於首次打敗千科集團獲得了獨家的開發建設的權利,可以說扳回了一局。就此兩家公司已經競爭開始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李俊強等人也想千方百計打敗千科集團。

在上述兩次競爭後,兩家公司就紛紛地保持者沉默,互相不再搶奪對方的地盤和項目,你做你的陽光生活小區,我幹我的怡景山莊。從下半年開始,兩家公司到也相安無事,都隻是默默地坐著自己的業務,但是業內人士都可以預感到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也許過不了多久一場激烈的地產業商戰就會展開。

正是應了一些預言家的話,到了1999年初事情發生了,這主要是原由千科集團在俊園上一次投資失誤,千科集團以1.8億元的資金重金打造千科俊園,誰知道在一番大肆炒作以後,俊園的銷售竟然在深圳樓市中逆風下跌,這讓很多的業內人士大跌眼鏡,紛紛揣測是不是黃天祥年事已高,不堪重負而推出的敗筆呢。

此時的,李俊強卻抓住千科集團的失誤,不斷地讓下麵的營銷策劃人員,以業界分析人士的手法,連續在《深圳商報》、《深圳特區報》、《深圳樓市雜誌》、深圳電台等媒體上發表文章和看法,就千科集團打造深圳最昂貴的樓盤發出疑問——“深圳樓市能否支撐高檔樓”、“高檔樓盤符合深圳的市情嗎?”、“居民收入與高檔樓盤市場”等等一係列的文章對千科集團的俊園進行鞭達和攻擊,而千科集團在此時卻陷入了沉默和被動。

值得李俊強大動幹戈的原因還是源自深圳市政府就八卦嶺商住區的改造開發工程項目,這塊被認為是深圳最後的黃金寶地的地產項目,引起了很多地產公司向往,作為深圳市地產業的驕傲的俊彥集團和千科集團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而很多人士也認為此項目就是這兩家競爭的格局,其他的不過是個陪襯。

深圳政府部門也有點想屬以兩家,但是這兩家條件都很不錯,隻好需要競標解決,而競標的標準中有些條款比如:以往樓盤的銷售業績、建築工程質量、設計等等這些,這是深圳政府著重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