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都庫什山脈,亞洲中部的高大褶皺山係。綿亙於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絕大部分在阿富汗境內,山脈自東北向西南斜貫阿富汗國土的中部,是阿富汗的“脊梁”,印度河與阿姆河的分水嶺。長約1 600千米,寬約320千米。平均海拔5 000米。主脈分為三段:東段在帕米爾南側,從卡蘭巴爾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到陶拉山口止,為整個山係中最高的一段,山勢雄偉險峻,有20多座海拔7 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在巴基斯坦北端的米爾峰海拔7 690米,為興都庫什山脈的最高峰;中段從陶拉山口到恰瓦克山口(3 548米),在阿富汗境內,略低於東段,有幾座海拔6 000米以上的山峰;西段山勢逐漸降低到1 000米以下,變成丘陵。主脈有二:一為巴巴山,作東西走向,主峰沙赫富拉迪山,海拔5 143米;另一支脈為哈紮拉加特山,主峰馬紮爾山,海拔3 788米。興都庫什山為中亞、西亞、南亞沙漠地區中的主要水源區之一,頂部有積雪,中低山坡有牧場,河穀是主要農業區,也是城鎮集中之處。河穀之間的山口為交通線上的關口,礦產資源有金、銅、鉛、石油等。

山區氣候

氣候具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海拔1 750米的喀布爾區,7月平均氣溫24℃,但在4 000米高處則為10℃,4 000米以上溫度更低。冬季不結冰的日數也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如海拔2 500~4 000米的地區是100天,4 000米以上隻有50天或者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