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郭冬梅的故事(1 / 2)

郭冬梅出生在皖省北部的小山村,村裏裏很窮,她的家更窮。郭冬梅隻有一個弟弟,不是爸媽積極響應計劃生育,而是家裏太窮,生不起。還有就是媽媽生了兩個孩子,身體虧虛了。

媽媽身體不好,生活的擔子全部壓在爸爸一個人身上。農閑時候,爸爸出去打工,家裏的活計,就是郭冬梅的了。

從很小開始,郭冬梅就開始幹活。別的小朋友玩,她在幹活;別的小朋友忙,她也在幹活;別的小朋友上學,她也在幹活。有時候,累的一個人躲在屋後麵哭,那時候她想的是,什麼時候,可以不幹活。

以後,郭冬梅也上起了學。上學之後她就發現,全校的人都要幹活。就連校長,也要閑著的時候打豬草。那自己還上學幹什麼?有空還不如多幹點活呢,晚上還能早點睡覺。

直到有一天,小學校組織學生到小鎮去參加彙演,郭冬梅第一次到了小鎮,她驚訝的發現,隻有一種人不要幹活,那就是小鎮的領導們。

小鎮教育局局長,一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可是那時候,卻給郭冬梅極大地衝擊,因為那個胖胖的叔叔,有一雙白白淨淨的手,一看就是什麼活都不要幹的人。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活都不要幹的人。郭冬梅立即下定決心,要成為那樣的人,要當官。

想當官,就要好好學習,這是校長說的。從那一天起,郭冬梅就開始好好學習。學習,有什麼難的?那些語文,數學,還比寒冬臘月用冷水洗衣服更難嗎?

郭冬梅以全鎮第一的成績上了初中,初中畢業又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這時候的郭冬梅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蜷縮在屋後哭的小女孩了,她知道,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繼續讀書,考上大學。

要學習,錢從哪裏來?學校是可以不收學費,可家裏連她的生活費也掏不出來。還有弟弟的學費,弟弟以後娶媳婦的錢,媽媽看病的錢。家裏還指望郭冬梅早早出去打工掙錢,怎麼能再讀書呢?

郭冬梅再一次躲到屋後去哭,哭完了擦幹眼淚,決定接受事實,去南方去打工。不過郭冬梅是幸運的,她有個善解人意的弟弟。弟弟知道姐姐的心願,堅決不願再讀書了。他的意思很明確,反正自己也不是讀書的料,讀書也是浪費錢,不如早早打工,養家糊口。

弟弟可是還上初一啊!怎麼能去幹活?一家子人在屋裏抱頭痛哭,就是為了一點點錢。

這時候,郭冬梅一生的貴人來了。她的未來的高中班主任來家訪,看到郭冬梅的情況,拍拍胸脯保證,學校每個月讚助郭冬梅二百塊錢,保障她的生活。

有了錢,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郭冬梅上了高中;弟弟還是輟學了,但至少不要幹苦工,隻是在村裏學手藝,當木匠;爸爸媽媽也暫時緩了一口氣。

幾個月之後,郭冬梅就明白了一件事,學校沒有讚助她生活費。讚助生活費的事情,是班主任吳老師臨時起意,自己掏的腰包。

從那天起,郭冬梅從好好學習,變成了玩命學習。除了睡覺,任何時候,她都抱著一本書,甚至有人說,郭冬梅洗澡的時候,還在做三角函數題。

當然,洗澡做題這種段子是誇張了一些。可是,郭冬梅確實是把每一分鍾都用來學習了。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她每天隻睡五個小時,其餘時間,都是學習。以至於後來縣一中鼓勵學生都說,高中三年要拚命學習,要擠時間,睡眠時間六個小時也死不了人。

本來就很有天賦的郭冬梅,用一種近乎玩命的態度做一件事,簡直就是勢不可擋。高中三年,郭冬梅為吳老師,為學校贏得了無數的榮譽。有人打趣的說,郭冬梅就是吳老師養的獵犬,隻要吳老師一指目標,對郭冬梅說,給我拿下,郭冬梅就會惡狠狠的出擊,把其他對手斬於馬下,把榮譽和獎牌帶回來。

高考之後,郭冬梅考上了全國最出色的一所高校,那所學校的出名之處,就是它的畢業生大多數都在政府任職。可以說,進了這所學校,半隻腳就踏入了官場。

郭冬梅不出意外的成為全省高考狀元,自己賺了二十萬獎金,也讓吳老師成為了全省優秀教師。她把二十萬大部分交給了爸媽,自己隻拿了兩萬當自己未來的生活費,就踏上了去帝都學校的征途。那時的郭冬梅誌得意滿,覺得世界在自己麵前打開了無比寬敞,無比光明的大門。這時的郭冬梅自然不會那麼幼稚,認為上學當官就可以不用幹活。她雄心壯誌的要改變自己,改變家鄉,改變這個世界。讓每一個窮孩子都可以上學,都不會躲在陰暗的角落裏哭泣。後來她才明白,自己那時候不是長大了,而是更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