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填補製堿工業空白的侯德榜(1 / 3)

侯德榜,著名化工專家,我國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聞名世界的製堿專家。他創造的“侯氏製堿法”,填補了中國製堿工業的空白。他在化工界的傑出貢獻贏得了世界的榮譽,曾被選為英國化學化工學會榮譽會員,以後還被授予美國化學化工學會榮譽會員。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化工部副部長、重工業部化工技術最高顧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任,為新中國化學工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主要著作有《天然堿》、《四酸五堿》、《純堿製法》、《製純堿工業手冊》等。

1890年8月9日,侯德榜出生在福建閩侯縣的一個農民世家,字致本。幼年念私塾。16歲在姑媽的資助下,到福州英華書院就讀,因成績優秀被保送到上海閩皖鐵路學堂學習。1913年,以10門功課全部滿分的優異成績保送到美國麻省工學院學習化學工程學,1921年獲博士學位。侯德榜在美國艱苦奮鬥八年,學業有成,報國之誌更堅定。1922年,應範旭東先生邀請,他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國到永利製堿公司工作。

侯德榜留美學習的是製革專業,而且在製革方麵已經嶄露頭角,那篇博士論文備受導師賞識。現在他要放棄製革,另起爐灶,專攻製堿,開始他還有所猶豫。當他知道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堿業進行壟斷,牟取暴利,人民無堿,隻能啃酸饃為食的現實後,他定下決心,立誌為中國人爭一口氣,製出中國的純堿來,於是,就義無反顧地接受了永利製堿公司的邀請,踏上了回國歸途。

1921年舊曆年剛過,侯德榜就從老家福建匆匆趕到塘沽。侯德榜在永利公司的工地上與範旭東見麵。範旭東對侯德榜早已望眼欲穿。現在堿場基建已經全麵鋪開,範旭東立即委派侯德榜負責建築、安裝、技術等工作。在風雨飄泊的舊中國要建立一個製堿工廠談何容易。白手起家,很多工作都要侯德榜親自出馬。各種機器設備陸續到位,安裝正在緊張緩慢有序地進行之中。蒸餾塔的安裝十分費勁。蒸餾塔是用幾個特大鑄鐵塔圈壘起來的,有30多米高,由上千個粗大螺栓加固連接而成。那時我國缺乏起重設備,安裝全靠簡單的機械和人工,安裝工人又缺乏經驗。侯德榜在現場指揮工人,齊心協力操作,把2噸重的蒸餾塔從地上慢慢抬起來,落實到位,一切安裝就緒,他們又進入製堿的試車階段。

永利製堿公司采用的是蘇爾維製堿法。整個工藝流程所用的機械設備,節節相連,形成一個完整係統。全過程分為化鹽、吸氨、碳化、煆燒、蒸氨等主要部分,各部分都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才能生產。如果有一個環節發生故障,整個生產就要受到影響。公司的技術人員沒有製堿經驗,對蘇爾維製堿法也不清楚,要注意哪些問題,心中無數,因此故障頻頻發生。首先是蒸氨塔。試車開始,30多米高的蒸氨塔擺動起來,擺動幅度越來越大,情況緊急,侯德榜急令停車。經檢查,原來蒸氨塔開車時,用了濃度較大的硫酸銨溶液,硫酸銨溶液和石灰溶液一接觸,就出現硫酸鈣沉澱,很快將溢流管堵死,發生故障。其次是進料的速度未控製好。他們調整了硫酸銨溶液的濃度並放慢進料的速度,再試車,這個環節的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解決了,又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這時煆燒爐結疤了,把送堿的絞刀咬住了。侯德榜很快就找到了事故原因,是重堿濃度太大的緣故。侯德榜命令把重堿濃度從20%降到10%以下,煆燒爐內結疤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了。他們在試車過程中排除了無數次的突發性故障,經曆了上百次的現場調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永利製堿公司製堿的成功奠定了基礎。